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浮吟》
《罗浮吟》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古风

罗浮之先吾不知其所起,云是巨灵擘来神山至止。

百千万仞与天通,方岳佐命相对峙。

流传汉代入文史,洞天福地差可纪。

离奇远隔东南隅,七十二帝阙封畤。

曾上朱明绝顶来,丹霞缥缈见楼台。

东望旭日如毬跃,夜半咿喔天鸡骇。

罗浮之游亦壮哉,侧身天地形神开。

四百三十群峰叠,崩崖溃石激奔雷。

上则金砂蕊珠相对结,下则水帘石洞常潆洄。

青鸟啁啾翔落梅,葛衣彩蝶轻徘徊。

登高见此长叹息,仰面星辰如可即。

恨无玉液洗心魂,愿向蓬莱生羽翼。

邝子乘牛杳何去,朱真采药不相识。

本为罗浮客,因作罗浮吟。

古松挂壁摧欲裂,阴林莽互苍云深。

梅花道者意有在,为我一曲鸣瑶琴。

几欲挟我石楼丹壑之上,侧听朱凤扬其音。

男儿意气须磊落,天地与我真不薄。

驾鸾鹤之雕舆,结烟霞之翠幕。

三山为我枕,金银为我阁。

宅傍名山不解游,又何必西历昆崙东寻岱岳。

(0)
鉴赏

《罗浮吟》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诗中以罗浮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首句“罗浮之先吾不知其所起”,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罗浮山起源的遐想,随后描述了罗浮山的雄伟壮观,与天相接,仿佛是大地与天空的交汇点。接着,诗中提到罗浮山在汉代便已载入文史,成为洞天福地的象征,远离东南一隅,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地位。

诗中描绘了罗浮山的绝顶之美,旭日初升的壮观景象,以及夜晚天鸡啼叫的惊异。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罗浮山的壮丽与神秘。作者在游历罗浮山时,被其美景深深吸引,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之情。

进一步,诗中提到罗浮山的群峰叠嶂,崩崖溃石,金砂蕊珠,水帘石洞,以及青鸟、彩蝶等自然生物的和谐共存,营造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画面。作者在登山过程中,产生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希望得到仙家的指引,获得长生不老之术。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的仙人邝子和朱真,他们与罗浮山有着不解之缘,但如今已杳无踪迹。这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表达了作者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作者以“古松挂壁”、“阴林莽互苍云深”等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罗浮山的幽静与神秘。梅花道者似乎有意在等待着什么,为作者演奏瑶琴,增添了几分诗意。作者渴望能与仙人一同遨游于石楼丹壑之上,聆听朱凤之音,体验超凡脱俗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罗浮山的自然美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人有为石梁谣者录成·其十五

别来三月不见郎,夜灯明灭泪成行。

妾身许得单衣愿,不怕穷冬有雪霜。

(0)

唐十八学士登瀛洲图·其一

学海波环翠石重,长春花木炫丹红。

神仙秖在人间世,何羡沧溟恍惚中。

(0)

题沈生镛所藏山水图

蹇驴千里倦驰驱,咫尺青霄近帝都。

何似山中垂白叟,钓舟一叶向江湖。

(0)

送史奏差济川归永嘉·其二

帅垣使节咏皇华,千里家山望永嘉。

见说北堂成宅兆,夕阳枝上有慈鸦。

(0)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其七

笔端挥洒不成文,谁道诗看子建亲。

裘马五陵夸俊少,祇甘空谷老吾人。

(0)

用韵答夏威原绝句十首·其六

天高河汉烛奎文,灯火山窗夜独亲。

谩道翰林华盖逼,手裁春帖是何人。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