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爨下琴》
《题爨下琴》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养]韵

不有焦尾人,谁知中郎赏。

所以琴上丝,千秋发哀响。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题爨下琴》。诗中通过“焦尾”与“中郎赏”的典故,巧妙地表达了对琴音千年不绝的感慨。

“不有焦尾人,谁知中郎赏。”这里,“焦尾人”指的是汉代著名音乐家蔡邕,他因在一次火灾中救出了一根烧焦的桐木,后用此木制成的琴,声音异常美妙。而“中郎赏”则暗指蔡邕的儿子蔡文姬,她精通音律,对父亲的琴艺极为赞赏。这两句诗通过典故的引用,强调了琴音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所以琴上丝,千秋发哀响。”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将琴比作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情感的载体,即便经过千年,那哀婉悠扬的琴声依然能够触动人心,传递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焦尾琴”这一独特乐器的描绘,以及对蔡邕父子故事的巧妙引用,不仅展现了琴艺的高超,更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以及对艺术永恒魅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中秋有怀

十年不到天游上,五夜长歌月影中。

玉宇有时餐沆瀣,金丹无术住崆峒。

海波滉瀁三山日,鹤背飘萧万里风。

忽忆旧游如梦寐,诗成题寄紫芝翁。

(0)

经杜徵君故居

废宅重过忆隐君,閒门秋草漫纷纷。

翰林一日承丹诏,文冢千年閟白云。

坏壁尘埃封鸟篆,空山风雨失龙文。

子孙零落遗书尽,何用清名后代闻。

(0)

雪晓

老树依茅屋,寒山对县门。

愁云连五岭,积雪在孤村。

灯影鸣鸡乱,林光宿鹤翻。

关河一万里,岁晏复何言。

(0)

迁江道中

渺渺川云白,萧萧木叶黄。

羸骖秋日短,倦鸟暮天长。

不学疏儒术,无才愧宪纲。

清风肃蛮徼,千古想虞唐。

(0)

建溪

建溪三百里,势若建瓴奔。

石触波涛恶,山连雾雨昏。

蛟龙馀旧窟,豺虎但空村。

行路难如此,生涯未敢论。

(0)

山中作

地远来空谷,蹉跎又一年。

不才淹草泽,无食望山田。

失路惭怀宝,多关横索钱。

春秋二三策,深觉负前贤。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