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祠部·其三》
《送刘祠部·其三》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语]韵

芙蓉城下多埃土,却逐刘郎上天去。

峨眉一顾一回头,明月东风在何处。

(0)
注释
芙蓉城:指代繁华或美丽的城市,可能象征着爱情或理想之地。
埃土:尘土,形容环境的污浊或沧桑。
刘郎:泛指才子或有魅力的人物,这里可能是诗人的自比或暗指某人。
上天去:升天,常用来形容死亡或消失。
峨眉:四川名山,这里可能象征女性的美丽或神秘。
一顾:回头看一眼,表达深情或留恋。
回头:回头看,强调情感的转折或不舍。
明月:象征美好的事物,如爱情或希望。
东风:春风,象征生机和美好,也常寓意爱情。
翻译
芙蓉城下尘土弥漫,她却追随刘郎升天而去。
峨眉山的回眸一笑,明月和东风又在何处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送刘祠部(其三)》。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宋代词风的清婉与淡雅,融合了对朋友离别情感的深切表达。

"芙蓉城下多埃土"一句,通过描绘环境的污浊(埃土),暗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芙蓉城本应是美丽的地方,但现在却被尘土所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却逐刘郎上天去"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尽管现实环境已有变化,但诗人仍然希望朋友能像神仙一样升华脱俗,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峨眉一顾一回头"中的“峨眉”指的是著名山峰,也是道教名山之一,这里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诗人希望朋友在离开时能像眺望这座山峰一样,能够有所领悟和顿悟。

最后一句"明月东风在何处"则是在询问那份纯洁与自由,如同明月清风,又在何方?这里的“明月”象征着诗人的心境,而“东风”常被用来比喻温柔与鼓舞,这里则是对朋友离去后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对友情深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词人在面对友人的别离时那种复杂而又细腻的情怀。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吾乡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怀夐然世表某早知敬慕长诵诸人今老矣辄韵之以贻其子孙云

庙食于莆李长者,变海为田散郊野。

福宜孙子百千年,家甲三山总文雁。

西城一位京朝郎,官虽未显善声扬。

伯曰孝纯遵义方,潘安容貌心蒙庄。

幼小抠趋父执时,挂口何曾闻是非。

到了交游如一日,肯学世情随盛衰。

我头半白言稍传,晚出要教识前贤。

睽远莫能修世契,拟将下笔无由缘。

喜今有便归乡多,吾侄春中偏饮和。

老去旧怀因称叙,吉人与就幸如何。

满眼各为君父子,谁忧平地起风波。

(0)

由建阳抵浦城界遂归崇下

临溪行尽却穿山,山尽依然出水间。

崇下不贪归去近,最怜山水要环看。

(0)

陈叔盥两惠诗以一首谢

休要逢人诵六经,红泉往事已凋零。

向来未坏恭王壁,到处閒摇普化铃。

几岁寒窗头也白,两篇新什眼空青。

还乡旧识多农贾,那得柴门自掩扃。

(0)

紫瑞香三首·其一

中开素粉笑浓霜,外带凝脂妒夕阳。

纵有寒梅祇一色,暗香不似扑人香。

(0)

剪春罗

随时宫女逐流波,尚有精魂在处多。

待到百花零落尽,从头子细剪春罗。

(0)

余融州生日

牂牁相遇说长年,一在公堂一洞天。

清远使君黄石老,西周柱史混元仙。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