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文鉴大士》
《寄文鉴大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读书夜寂冷无火,捲卷遂成摇膝吟。

始忆高僧将偈去,安知古寺托云深。

寒堂正睡远钟发,野鸟乱鸣残月沉。

明日呼儿整篮舆,欲烦重过小溪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jiànshì
sòng / méiyáochén

shūlěnghuǒjuànjuànzhúchéngyáoyín

shǐgāosēngjiāngānzhītuōyúnshēn

hántángzhèngshuìyuǎnzhōngniǎoluànmíngcányuèchén

míngérzhěnglánfánzhòngguòxiǎoyīn

注释
读书:夜晚阅读。
寂冷:寂静而冷清。
无火:没有灯火。
摇膝吟:轻声吟诵。
高僧:修行的高人。
偈去:带走经文。
古寺:古老的寺庙。
托云深:隐没在云雾深处。
寒堂:寒冷的厅堂。
远钟发:远处的钟声响起。
残月沉:月亮即将落下。
明日:明天。
整篮舆:整理竹篮。
小溪阴:小溪边的阴凉处。
翻译
夜晚读书时分格外寂静,没有灯火,一页页翻书声成了摇晃膝盖的低吟。
忽然想起高僧曾带着经文离去,谁能料到那古老的寺庙隐藏在云雾深处。
寒冷的厅堂中,远处传来钟声,野鸟在月落时分纷乱鸣叫。
明天叫醒孩子,准备再次整理竹篮,想去那小溪边的阴凉处重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谧的读书场景,诗人独自在寒冷的书斋中翻阅书籍,只有微弱的吟诵声伴随着他。他回忆起高僧带着经文离去,想象着那古寺深藏于云雾之中,更显其幽寂。远处传来钟声,打破寂静,而野鸟的乱鸣与沉落的残月又增添了凄清气氛。诗人决定第二天叫醒儿子,一同乘篮舆再次经过那条小溪边,似乎对这片宁静之地心生向往,想要再次探寻。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人深夜沉思与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渡江云

风光临上巳,寒程过处,最喜近吴关。

落红犹未扫,几阵东风,花雨又阑珊。

游尘尚少,盼何人、载酒前湾。

烟水外,斜阳淡抹,回忆路漫漫。销残。

千春往事,胜迹空存。

笑登临谁伴,应怅望,看花分薄,拾翠缘悭。

吴宫一种伤心草,尚年年、绿到人间。

愁不断,茫茫粉黛溪山。

(0)

增字渔家傲

辘辘车轮催去急,挑尽残灯,旅恨重题壁。

月色濛濛霜暗湿,行不得,鸡声人语都寒色。

垂鞭已过交河北,且解雕鞍,暂把征尘拭。

一盏村醪何处觅,垂柳侧,又欹茸帽风前立。

(0)

念奴娇十一首·其十

井梧萧瑟,又无端惹起,满襟清怨。

何事频年长作客,只有孤灯相伴。

一院蛩声,三更月影,梦醒情难遣。

晓风悽断,画梁欲去双燕。

几度竹叶尊前,水晶帘下,流盼回歌扇。

记取年时珍重意,海水量来还浅。

秀绝眉峰,圆成笑靥,容易柔肠转。

三生私约,蓬莱顶上相见。

(0)

虞美人八首·其一

已凉天气寒犹未。生怕西风起。桂花香到几分秋。

又向水晶帘下看梳头。无端梦醒成轻悔。

往事空如水。红笺题遍倩谁酬。

留得一丝情在总成愁。

(0)

下第归写怀

官渡雨中归夜艇,舞雩风里弄春袍。

九衢华毂不到梦,百亩荒菑自策劳。

野性如僧安地癖,俗情无物破天韬。

斜阳瘦影苍茫外,清兴寒山合并高。

(0)

赵村夜泊

经岁重来旧游路,荒郊残日下高梧。

千艘灯火河成市,五夜殷忧病独癯。

新月随人书屋近,朔云回首玉楼孤。

腐儒通籍惭何补,自合归山问芋区。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