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鲍家田》
《鲍家田》全文
宋 / 吴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摇旆家家酒,收犁处处村。

草深迷井口,槿密拥篱根。

绿水明秧本,青山失烧痕。

多应忌蚕事,畏客掩柴门。

(0)
注释
家家:每家每户。
酒:酒。
收犁:收起犁具。
处处:到处。
草深:草丛茂盛。
井口:水井口。
槿密:槿树密集。
篱根:篱笆根部。
绿水:清澈的绿水。
秧本:秧苗。
青山:青山。
失烧痕:没有火烧的痕迹。
忌蚕事:担心养蚕活动。
畏客:害怕陌生人。
掩柴门:关闭柴门。
翻译
家家户户挂着酒旗,农夫们收起犁耙归田村。
草丛茂盛遮住井口,槿树密集围绕着篱笆根。
清澈的绿水映照着新生的秧苗,青山上已不见火灾的痕迹。
可能因为担心蚕事,村民们怕生人上门,柴门紧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的画面,语言朴实而富有意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热爱。

"摇旆家家酒,收犁处处村" 一句,透露出农忙时节,农夫们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草深迷井口,槿密拥篱根" 描述了野草丛生,将井口和围栏都掩映起来,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沧桑。

"绿水明秧本,青山失烧痕" 句中,“绿水”与“青山”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这里的“绿水”可能是指稻田中的积水,而“青山失烧痕”则暗示了一种宁静无忧的生活状态,没有战争和破坏的痕迹。

"多应忌蚕事,畏客掩柴门" 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外界干扰的排斥与内心世界的自守。这里“蚕事”可能指的是农事或世俗琐事,而“掩柴门”则表现出一种避世隐居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递了一种对自然、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自守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济
朝代:宋

吴济,字巨川(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二),号廉静(《咸淳临安志》卷三○),将乐(今属福建)人。真宗咸平五年(一○○二)进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知龙州。九年,知袁州(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感作

构思下笔。汉魏齐梁求并立。底事心忙。

才学韩苏又柳王。拘牵潦草,面目何曾收拾好。

纵效西颦。没奈生成嫫母形。

(0)

长相思.偶作

雁南归。客难归。一纸家书寄每迟。愁心没尽期。

晓风嘶。晓星稀。梦到家园觉后疑。邻鸡喔喔啼。

(0)

望江南.月词五首·其五

坟上月,玉鉴挂疏松。

一碧光寒人迹杳,孤魂隐隐咽秋风。蔓草露华浓。

(0)

纪事八阕.点绛唇·其七茅檐望月

绝少清缘,惟怜夜月悬空际。嫦娥知己。

不以荒寒弃。何必雕栏,处处瑶辉丽。西风里。

芦帘乍启。有个人凝睇。

(0)

满庭芳.题十二金钗图

日暖花梢,香飘帘幕,十分春在红楼。

传杯满酌,笑语不知愁。

试问偎红倚翠,东风里、谁最温柔。

都猜作、神仙谪降,笙鹤下瀛洲。

赏心人已醉,阑干倚遍,一片云头。

任轻翻舞裙,慢啭歌喉。

谁道书中有女,终输与、金谷风流。

多应是、明珠买艳,花月仅句留。

(0)

高阳台.中秋望月,同外作

银汉云寒,玉阑风细,半天全是凉秋。

明月飞来,一更先上高楼。

千家灯火光于昼,息些时、烟雾都收。满城头。

谁弄笙箫,谁按歌喉。

中庭共立罗衣薄,似碧天如水,珠箔初钩。

说到前身,前身想是多愁。

清辉愿得全年满,更团圆、万古无休。

可能不,此恨此情,两共悠悠。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