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质之于巫咸,万叶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搆多难。
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
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
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
辽哉千载后,发我一笑粲。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
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
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
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
质之于巫咸,万叶期不叛。
今其后嗣王,乃敢搆多难。
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
计其所称诉,何啻桀、纣乱。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
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
辽哉千载后,发我一笑粲。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名为《凤翔八观》,其中包含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通过对开元寺、祈年观等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峥嵌开元寺,仿佛祈年观"两句,通过对古建筑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历史沧桑、遗址断垣的画面。开元寺和祈年观都是古代著名的建筑,它们如今却已成为空壳,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进一步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废状态。"诅书虽可读,字法嗟久换"则透露了一种文化的断裂和传承的中断,古代的文书虽然还能辨识,但其书写风格已与现代大异。
诗人接着提到了历史上的秦王与楚国之间的约定及信义,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及其忠诚品质的怀念。然而转而批判当前统治者的暴行和不义,以及他们背弃前人的承诺。
"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一句,揭示了一种虚伪与欺骗的社会现状,人们表面上彬彬有礼,但内心却毫无诚信可言。最后的"岂惟公子卬,社鬼亦遭谩"和"辽哉千载后,发我一笑粲"则是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嘲讽与自嘲,表达了对于历史重演、人类文明进步缓慢的无奈和幽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遗迹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深刻忧虑。同时,也表现出了苏轼特有的史识与哲思,以及他那份超脱世俗、自在幽默的人生态度。
登楼极目,又见斜阳下。
远近两三峰,一点点、翠眉如画。
莺簧蝉鼓,杨柳舞轻风,人闲暇。天潇洒。
惆怅如何夜。白衣苍狗,阅尽云真假。
今古总悠悠,叹举世、尘埃野马。
青天难问,搔首且归来,沉醉也。高眠罢。
月上葡萄架。
十里珠帘卷。遍烧灯、暗尘随马,钿车齐遣。
缥缈箫声明月下,更喜露华初泫。
寒犹峭、春衣重茧。
花市歌楼牙拍按,正御沟、冰泮流澌浅。
火树合,星桥展。晚妆才试芙蓉显。
倚银屏、归人未卜,金钗划扁。
门外锦鞯何处客,频嘱系铃小犬。
寻好梦,香衾权免。
午夜大酺人竞醉,罢严城、鱼钥金吾典。
听玉漏,东风剪。
小斋寒冽。疏灯烬,故人梦牵梁月。
贫交管鲍等轻尘,叹世情非昔。极望里、五云清切。
双鱼频寄田间客。
看今古茫茫,问谁是、市中屠狗,西州豪杰。
犹忆祖帐青门,河梁抗手,不数阳关三叠。
归来松菊未荒芜,已自合鸠拙。
霸陵老、岂因人熟,当年对酒燕山雪。
怅离群、回首处,碣石风高,滹沱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