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风阁》
《观风阁》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危阁覆高林,晚步聊徙倚。

东南两峰断,空阔见万里。

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烟里。

忽暗识归云,乍明知积水。

风从半天下,月向平地起。

夜久殊未还,峨冠露盈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fēng
sòng / wéntóng

wēigāolínwǎnliáo

dōngnánliǎngfēngduànkōngkuòjiànwàn

mángmángluòxiáwàirǎnrǎnyān

ànshíguīyúnzhàmíngzhīshuǐ

fēngcóngbàntiānxiàyuèxiàngpíngzhì

jiǔshūwèiháiéguānyíng

翻译
高高的楼阁俯瞰着茂密的树林,傍晚时分我随意漫步,暂且倚靠在那里。
东南方向的山峰被切断,视野开阔,仿佛能看见无尽的远方。
在广阔的天际,落日余晖中,孤零零的炊烟袅袅升起。
忽然间,我隐约辨认出回家的云彩,猛然间明白那是积水倒映的幻象。
风从半空中吹来,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
夜晚已深,我仍未返回,头戴高冠,露水打湿了衣襟。
注释
危阁:高高的楼阁。
覆:覆盖。
高林:茂密的树林。
晚步:傍晚散步。
聊:随意。
徙倚:倚靠。
东南两峰:东南方向的山峰。
断:被切断。
空阔:开阔。
见万里:看见远方。
茫茫:广阔。
苒苒:轻柔的样子。
孤烟:孤零零的炊烟。
识:辨认。
归云:回家的云彩。
积:积水。
风从半天下:风从半空中吹来。
月向平地起:月亮升起在地平线。
夜久:夜晚已深。
殊未还:仍未返回。
峨冠:头戴高冠。
露盈几:露水打湿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山川云雾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观赏自然之美的感慨。

"危阁覆高林,晚步聊徙倚。" 开篇即以险峻的楼阁和茂密的高林作为画面,从一个较高的视角出发,捕捉到了夕阳下的山林景色,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东南两峰断,空阔见万里。"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两座山峰在遥远的地方相接,形成了一个开阔的视野,让人仿佛能看到更远处的景致。

"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烟里。" 落霞如织,孤烟袅袅,这两句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界中那种难以捉摸的美。

"忽暗识归云,乍明知积水。"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从变化莫测的云和水中领悟到自然界中物象更新的哲理。

"风从半天下,月向平地起。" 风吹过半个天空,月亮缓缓升起,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让人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夜久殊未还,峨冠露盈几。" 夜色已深,但诗人仍未归去,他的帽子上沾满了露水,这种细节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专注和投入,也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沉醉。

这首诗通过对山、云、风、月等自然元素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深厚的情感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颂古一百则·其一○○

钵里饭,桶里水,开口见胆求知己。

拟思便落二三机,对面忽成千万里。

韶阳师,较些子。

断金之义兮谁与相同,匪石之心兮独能如此。

(0)

颂古一百则·其九

两堂云水尽分拿,王老师能验正邪。

利刀斩断具亡像,千古令人爱作家。

此道未丧,知音可嘉。

凿山透海兮唯尊大禹,鍊石补天兮独贤女娲。

赵州老,有生涯,草鞋头戴较些些。

异中来也还明鉴,只个真金不混沙。

(0)

偈颂七十八首·其七十七

本源无风波,真界绝涯畛。

木人步月归,转侧功勋尽。

(0)

颂古一百则·其二十一

借来聊尔了门头,得用随宜即便休。

象骨岩前弄蛇手,儿时做处老知羞。

(0)

颂古一百则·其七

痴儿刻意止啼钱,良驷追风顾影鞭。

云扫长空巢月鹤,寒清入骨不成眠。

(0)

掣电引狂雷,昼天忽成暮。

万里泻银河,四檐垂瀑布。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