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投海岛问田横,却恨三齐路不平。
记作安平门下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欲投海岛问田横,却恨三齐路不平。
记作安平门下客,当时曾见火牛兵。
这首诗《不去(其三)》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田横及其事迹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欲投海岛问田横”,诗人以田横为引子,表达了想要前往海岛探寻田横故事的心愿。田横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将领,后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齐王,但最终自杀身亡,其事迹充满悲剧色彩。诗人通过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田横忠诚与气节的敬仰,也暗含了对历史命运的深思。
次句“却恨三齐路不平”,诗人转而表达对田横所处时代的不满与遗憾。三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三个诸侯国,即齐国、魏国和赵国。这里“路不平”不仅指地理上的崎岖,更象征着社会政治的动荡与不公。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中英雄人物遭遇不公的同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第三句“记作安平门下客”,诗人回忆自己曾经作为安平门下的宾客,这可能是指他在某个时期的身份或经历。安平门作为地名或门名,在此可能象征着一个相对平静、安全的环境。诗人通过这一句,或许在反思自己的过往生活,或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最后一句“当时曾见火牛兵”,引用了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田横与汉军之间的火牛阵。火牛阵是一种利用点燃的牛群作为攻击武器的战术,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与勇气。诗人在这里提到,既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自己曾经见识过的历史知识的强调。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行为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田横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时代不公的感慨、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珍视。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体现了顾炎武作为学者兼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厚底蕴。
谁遣伊来,薄帏轻透,恼人情绪。
偷送春光,巧逗眉心一缕。
怪东君、着意相寻,黄昏满院催红雨。
更入柳非烟,弄花无影,断肠何处。憔悴。
防人恨,偏瘦惹梨花,香翻燕羽。
墙头马上,剪剪轻寒乍起。
晕红酥、渐逼罗襟,画楼垂手人如醉。
倍愁他、惯引消魂,赚尽伤春泪。
骢马循行,玉堂话别,屈指经年。
正南浦怀人,绿波春水,西风送客,落木秋烟。
我到东山,君居北阙,塞雁江鸿又各天。
频问讯,望钟陵明月,相忆娟娟。茅斋日晏高眠。
时步屧、支筇野水边。
喜林鸟如呼,归来可乐,沙鸥作伴,相对堪怜。
惟有丹心,浑忘白发,春梦长依黼房前。
愿故人,好力持舟楫,弘济商川。
词赋翩翩,全盛日、忝称同调。
留题遍、谢公别墅,蒋侯遗庙。
风月遨游闲是主,文章支派工于肖。
倚红衫、泼墨写乌丝,闻狂叫。好去听,苏门啸。
岂肯待,金门招。数少年俦侣,半登华要。
早溺儒冠栖笠泽,休寻丹药思壶峤。
爇炉烟、老更读黄庭,观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