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口占·其一》
《初夏口占·其一》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多难频仍漫自伤,兵戈从古致凶荒。

此身本合填沟壑,不见前贤卧首阳。

(0)
鉴赏

这首诗《初夏口占(其一)》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多难频仍漫自伤”,开篇即点出社会动荡频繁,人民饱受苦难,诗人内心满是忧伤之情。这里的“多难”不仅指自然灾祸,更包含了战乱、饥荒等社会灾难,而“频仍”则强调了这些苦难发生的频繁性。“漫自伤”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多难的社会现实,内心虽感痛心疾首,却也无可奈何的情绪。

次句“兵戈从古致凶荒”,进一步揭示了战争与灾难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古以来,战争就是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这里“从古”二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暗示了战争与灾难在历史上反复上演,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后两句“此身本合填沟壑,不见前贤卧首阳”,诗人以一种超脱而又悲愤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无奈与不满。第一句“此身本合填沟壑”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本应如同前人一样,在苦难中消逝,隐含着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极度失望。第二句“不见前贤卧首阳”则借用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强烈批判。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尊严的深切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动荡的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悲剧的深刻洞察与强烈情感。它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对人性、道德以及理想社会的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悲歌五首·其二

更问公裳与幞头,披襟散发十年秋。

郭郎鲍老元相□,张丈殷兄且自由。

善乐神仙惟有醉,算知天地本无愁。

奈何尚欲诛奸鬼,亹亹寒窗笔不休。

(0)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其五

年将盈六帙,礼尚记三加。

北阙昔分竹,东陵今种瓜。

閒吟聊复尔,烂醉岂知他。

海内能诗者,时来问我家。

(0)

寄刘伯宣南昌

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

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0)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其一

疽根蟠阃内,命也可由人。

蜀雪犹坚壁,江风已震邻。

功名拘气数,文字见精神。

仰药临危日,何曾爱此身。

(0)

读子游近诗复次前韵二首·其一

江湖流辈互相高,刻楮抟沙漫自劳。

孰肯剖肠湔垢滓,始能落笔近风骚。

通疏障碍河东注,剔抉幽微鬼夜号。

汉魏以来数人耳,曲须和寡始为遭。

(0)

唐閤门挽诗三首·其三

异日烟霄梦,终身水竹居。

早交天下士,尽读世间书。

汉祚金刀末,江流玉树馀。

兴亡较功罪,元不涉樵渔。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