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西村邻叟饷予梅子豆荚玫瑰蔷薇满器赋此谢之》
《踏莎行.西村邻叟饷予梅子豆荚玫瑰蔷薇满器赋此谢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北郭浇花,南山种豆。筠篮入市纷如绣。

半肩爱惹蜂蝶争,一生怕听蛟龙斗。

问讯邻翁,寄声溪友。向时风景依稀否。

前村渡已绿多时,野桥梅定黄如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事活动的生动场景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

首句“北郭浇花,南山种豆”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图,北边的城郊有人在浇水养花,南边的山岭有人在播种耕作,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展现出农事的繁忙与生机。

接着,“筠篮入市纷如绣”描绘了农民将收获的果实装入竹篮,带着这些色彩斑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情景,仿佛是流动的绣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半肩爱惹蜂蝶争,一生怕听蛟龙斗”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花朵的美丽和生命力,蜜蜂蝴蝶被吸引前来采蜜,而蛟龙的斗争则可能象征着自然界中的激烈竞争,但在这里被赋予了更积极的意义,强调了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问讯邻翁,寄声溪友”表达了诗人对邻里乡亲的关心和交流,体现了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社区凝聚力。

“向时风景依稀否”一句则引人深思,询问过去的景象是否依然存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最后,“前村渡已绿多时,野桥梅定黄如旧”描绘了季节更替下的自然景观,前村渡口已经绿意盎然,野桥上的梅花依然如故,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转中不变之美的颂扬。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蚤起

山钟唤我披衣起,浩荡晓阴犹未开。

稍觉柴门稀应接,独怜幽鸟下莓苔。

束书如旧岁年晚,丛木近秋风雨来。

一笑莫思身外事,好将兰蕙遍庭栽。

(0)

福唐张氏永思堂

自昔闽多士,吾宗世有人。

共闻两孝子,永慕百年亲。

僾若音容在,巍然栋宇新。

秋筵仍几杖,温鼎自淳珍。

草娱称觞地,花迎戏綵辰。

流芳变春雨,精思动秋旻。

风教关民俗,文章藉史臣。

声诗播休美,正为盛时陈。

(0)

吴江

坐倚风樯看太湖,波涛澒洞半三吴。

寒通上界咸池气,黑入中流水伯都。

云暗蛟龙应起立,雪深鸿雁自惊呼。

望亭有酒宵堪醉,买得渔家一尺鲈。

(0)

题舒噜存道元帅平师宗三州卷后

不用牙璋远出师,将军凭轼下边陲。

僰酋争歃金盘血,汉使高悬玉帐旗。

司马文章传太史,武侯威略震南夷。

只今父老兰沧上,拟刻宁蛮第一碑。

(0)

至日微雪家人尽上冢独步小酌

忽忽又逢长至日,此心寒似琯中灰。

寻思一日老一日,得饮数杯还数杯。

鹊知太岁改巢去,雨被北风吹雪来。

醢兔羞鴽良不恶,馂馀聊遣冻颜开。

(0)

甲午礼闱

白雪青天映日红,楼台高下瑞光中。

佳辰正际新春晦,薄冷犹吹向晓风。

万国衣冠朝北阙,一时文献集南宫。

吾皇方此求贤俊,载笔宁惭奉至公。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