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九华松管笔》
《赋得九华松管笔》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松枝为管京邑无,山翁持赠最勤渠。

千年自饱幽涧雪,一日忽快南窗书。

但知来处已潇洒,况复毫端精有馀。

茅斋举眼有真率,象齿琅玕浑不如。

(0)
注释
京邑:京城。
山翁:山中的老人。
幽涧:深山的溪谷。
南窗:南方的窗户,也指书房。
潇洒:形容事物清新自然,不拘束。
毫端:笔尖。
茅斋:简陋的草屋。
真率:真诚直率。
象齿:象牙。
琅玕:美玉。
翻译
松枝被当作笔,京城里的人都很少见到,山中的老翁却赠送得最为频繁。
这枝松枝已经饱含了深山幽涧的千年积雪,忽然间在南窗下写字变得格外畅快。
只因知道它来自清幽之处,更显出它的高雅,更何况笔尖上还流淌着超出常人的精湛技艺。
在简陋的茅屋中,只要抬头就能感受到它的真挚和率性,比起象牙和美玉还要胜过一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名为《赋得九华松管笔》。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书写工具,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专注。

诗的开篇“松枝为管京邑无”,通过将松枝比喻成文人的笔管,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观察与借用。"山翁持赠最勤渠"则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山中的老者,热心地赠送这份珍贵的书写工具。这两句不仅设定了诗的意境,也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一种向往。

接着,“千年自饱幽涧雪,一日忽快南窗书”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千年自饱幽涧雪"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知识的积累,而“一日忽快南窗书”则是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迅速地将这些积累转化为文字。

中间两句“但知来处已潇洒,况复毫端精有馀”,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技巧的追求和对材料的精细挑选。"潇洒"形容文章流畅自然,而"毫端精有馀"则强调了作品的精致与完美。

最后两句“茅斋举眼有真率,象齿琅玕浑不如”,通过对比茅庵(草屋)中的纯朴与象牙、琅珔等珍贵材料制成的书写工具,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和真挚创作态度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书写工具的借用,展现了诗人的文学追求与审美情趣。它不仅是对宋代文人生活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纯粹、真挚创作的向往。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春三日侍诸父泛舟桃花坞·其一

三十春光晓望初,仙城谁问武陵渔。

孤村潮上堪移舸,万树溪深拟结庐。

醉色宜沾红雨乱,胜情真与锦茵舒。

得随杖履须行乐,回首元都事总虚。

(0)

梦憨山

绮语名场事已阑,梦游文字我曾看。

请君细歃曹溪水,割蜜还花也不难。

(0)

登越王台

越王台北枕山阿,访旧重临奈若何。

竹里鹧鸪啼不尽,天边鸿雁影还过。

孤城睥睨帆樯出,古寺藤萝岁月多。

潮气上蒸云气湿,夜来风雨一高歌。

(0)

登塔步王侍御老师韵是塔老师鼎建

塔影观空象外求,宁阳亦自有丹邱。

诸天宝界浑无相,半夜光芒最上头。

水国人烟浮岛出,山城霞气带江流。

千年形胜镇南服,畏垒遗芳碣并留。

(0)

刘平子馆予青竹园将别赋赠

世情不可问,青眼喜逢君。

独夜看明月,披怀閒白云。

清歌留竹素,幽赏叶兰芬。

此日难为别,霜风高叶闻。

(0)

閒居

草阁春云薄,危墙澹日斜。

荒林容噪鹊,废沼乱鸣蛙。

苔绿溪边树,池开岩畔花。

颓然丘壑里,是处足烟霞。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