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看春至复春还,门外烟云没野间。
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坏清闲。
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
闻道扫松溪雨后,梦随溪雨到岩关。
忽看春至复春还,门外烟云没野间。
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坏清闲。
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
闻道扫松溪雨后,梦随溪雨到岩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的《山中寄翁卷》,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忽看春至复春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春天来去匆匆,让人不觉时光荏苒。次句“门外烟云没野间”则描绘了一幅山中春日图景,烟云缭绕,自然景色宁静而深远。
第三句“吟有好怀忘瘦苦”,通过吟诗抒怀,诗人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精神寄托。第四句“贫多难事坏清闲”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艰难,即使在清闲之时,贫困也带来诸多困扰。
第五、六句“柳花未散色全绿,杜宇乍啼声更蛮”,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絮纷飞,满眼翠绿,而杜鹃鸟的啼鸣又增添了生机与野性。这两句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一句“闻道扫松溪雨后,梦随溪雨到岩关”,诗人想象自己在雨后清扫松径的画面,梦境中仿佛跟随溪水来到了友人所在的山岩关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共同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水花浮空出奇变,散者为霙圆者霰。
天翁大是富家翁,细碎剪云亲染练。
山阴晓起右军泣,不见墨池安得砚。
从来缘水不充饥,此日正堪批作片。
书生冷淡恶生活,忍冻悲吟诗满卷。
不知北里富薰天,舞袖对花裁圈线。
红炉炽炭坐生春,本不畏寒那忆晛。
兰台赋风不赋雪,好色岂殊蜂蝶恋。
不如诸孙艺且贤,蜀烹啖客初无倦。
诸公速辩欲忘归,尽磨东庄千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