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万户府瑞麦图》
《题万户府瑞麦图》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河中之野木连理,文人作颂何所美。

鲤湖之水莲双葩,史臣纪异不足誇。

木叶饥来岂堪食,莲花远观空有色。

由来上瑞是丰年,芙蓉池外麦连天。

一茎三穗攒秀颖,好事军中万口传。

阅武堂成政多暇,刀剑不如牛犊价。

老农啖饭看升平,奇祥异产从天下。

香饵先收夏陇云,雪匙可卜秋田稼。

绝怜西蜀杜参谋,困饥空怀当世忧。

崆峒麦熟无人穫,且问王师休未休。

(0)
翻译
河边的野树连理枝,文人赞美它有何益处。
鲤湖的莲花两朵开,史官记录奇异也不足为奇。
饥饿时木叶难充饥,观赏莲花只觉有颜色。
自古以来,丰年才有吉祥,池边的芙蓉外,麦田连天一片。
一根麦穗结三穗,好事在军中广为流传。
阅武堂建成,政务闲暇,刀剑的价格还不如小牛。
老农吃饭时看太平,奇异的祥瑞来自天下各地。
夏日田间香气诱鸟,秋收的预兆在雪白的钥匙上显现。
特别怜惜西蜀的杜参谋,身处困境,满心忧虑当今世事。
崆峒麦熟却无人收割,该问问军队是否已经停止征伐。
注释
连理:两棵树的根或枝条互相缠绕生长。
颂:赞美诗或赞歌。
史臣: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
誇:夸耀,赞美。
木叶:树叶。
空有色:只有视觉上的美,无实际用途。
丰年:丰收的年景。
芙蓉:莲花。
攒秀颖:聚集优良的品种。
阅武堂:用于检阅军队的场所。
牛犊价:比喻价格低廉。
升平:太平盛世。
香饵:用来引诱的香甜食物。
雪匙:比喻洁白如雪的钥匙,象征丰收。
杜参谋:杜甫,唐代诗人,曾任职参谋。
王师:朝廷的军队。
休未休:是否停止征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景象,以瑞麦为主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安定、五谷丰登的期盼。首句“河中之野木连理”与“鲤湖之水莲双葩”形成对比,暗示瑞麦的珍贵。接下来,诗人指出瑞麦虽不能直接食用,但其象征意义重大,预示着丰年。“芙蓉池外麦连天”形象地描绘了麦田广袤的景象,而“一茎三穗攒秀颖”则赞美了麦穗的繁茂和丰收。

诗中提到阅武堂的建成,反映出当时政治稳定,刀剑价值不如牛犊,显示出太平盛世的景象。农民在享受和平的同时,也期待着五谷丰登,如“老农啖饭看升平”。瑞麦的出现被视为吉祥之兆,预示着秋天的好收成。

最后,诗人提及西蜀杜参谋的困境,与丰收的瑞麦形成反差,表达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让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福祉的深深关怀。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醉太平十四首·其四

名高斗山。身驰貊蛮。文章经术流传。望龙门在天。

名山太寒。遗书半残。讲堂蔓草荒烟。问儿孙执鞭。

(0)

蕙兰芳引.咏木瓜花

绿水人家,有一树、垂垂红雪。

瘦影亚雕阑,啼尽春禽百舌。

玉娥睡醒,问何处、麝兰偷泄。

恰侍儿报道,枝上名花才结。

记得良人,曾经渍粉,去秋时节。

叹虽有好香,不比此香清绝。那知花朵,一般芳冽。

爱清芬、莫对傍人轻说。

(0)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繫数词楮尾七首·其二

余年二十,粗晓读书兼射猎。

三十蹉跎,鼓瑟吹篪奈若何。

堪怜阿堵,垂老讵曾亲识汝。

沟水东西,何用男儿意气为。

(0)

菩萨蛮·其一簪茉莉美人

画眉才了临妆镜。一枝斜飐生娇韵。倦压鬓云偏。

呼鬟整翠钿。夜香烧月下。细步吹兰麝。

卸向枕函旁。凉宵梦也香。

(0)

浣溪沙·其一

月影穿窗散玉钱。被人错唤作团圞。

十三圆月几曾圆。

梦渴频催煎凤饼,思慵浑懒拨鹍弦。

木犀香得病情添。

(0)

浪淘沙·其二题陆芝仙女士《倩影楼稿》

春雨抱愁眠。瘦削吟肩。回文载入衍波笺。

羡煞扫眉才子笔,妙句金荃。断梦落谁边。

倩影楼前。我来刚是熟梅天。

怪底碧城云样远,飞去词仙。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