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之野木连理,文人作颂何所美。
鲤湖之水莲双葩,史臣纪异不足誇。
木叶饥来岂堪食,莲花远观空有色。
由来上瑞是丰年,芙蓉池外麦连天。
一茎三穗攒秀颖,好事军中万口传。
阅武堂成政多暇,刀剑不如牛犊价。
老农啖饭看升平,奇祥异产从天下。
香饵先收夏陇云,雪匙可卜秋田稼。
绝怜西蜀杜参谋,困饥空怀当世忧。
崆峒麦熟无人穫,且问王师休未休。
河中之野木连理,文人作颂何所美。
鲤湖之水莲双葩,史臣纪异不足誇。
木叶饥来岂堪食,莲花远观空有色。
由来上瑞是丰年,芙蓉池外麦连天。
一茎三穗攒秀颖,好事军中万口传。
阅武堂成政多暇,刀剑不如牛犊价。
老农啖饭看升平,奇祥异产从天下。
香饵先收夏陇云,雪匙可卜秋田稼。
绝怜西蜀杜参谋,困饥空怀当世忧。
崆峒麦熟无人穫,且问王师休未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景象,以瑞麦为主题,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安定、五谷丰登的期盼。首句“河中之野木连理”与“鲤湖之水莲双葩”形成对比,暗示瑞麦的珍贵。接下来,诗人指出瑞麦虽不能直接食用,但其象征意义重大,预示着丰年。“芙蓉池外麦连天”形象地描绘了麦田广袤的景象,而“一茎三穗攒秀颖”则赞美了麦穗的繁茂和丰收。
诗中提到阅武堂的建成,反映出当时政治稳定,刀剑价值不如牛犊,显示出太平盛世的景象。农民在享受和平的同时,也期待着五谷丰登,如“老农啖饭看升平”。瑞麦的出现被视为吉祥之兆,预示着秋天的好收成。
最后,诗人提及西蜀杜参谋的困境,与丰收的瑞麦形成反差,表达了对战乱中百姓疾苦的关注,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让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福祉的深深关怀。
绿水人家,有一树、垂垂红雪。
瘦影亚雕阑,啼尽春禽百舌。
玉娥睡醒,问何处、麝兰偷泄。
恰侍儿报道,枝上名花才结。
记得良人,曾经渍粉,去秋时节。
叹虽有好香,不比此香清绝。那知花朵,一般芳冽。
爱清芬、莫对傍人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