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砚差堪托,楹书幸未灰。
瑞应符月桂,泽望振庭槐。
同气连镳上,慈颜逐笑开。
岁庚传盛事,歌鹿重衔杯。
祖砚差堪托,楹书幸未灰。
瑞应符月桂,泽望振庭槐。
同气连镳上,慈颜逐笑开。
岁庚传盛事,歌鹿重衔杯。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家枚为勉励其舍弟在学宫学习而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弟弟学业进步的期望与祝福。
首联“祖砚差堪托,楹书幸未灰”,以“祖砚”和“楹书”为载体,寄托了对弟弟学习的期许,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学问传统,同时“幸未灰”的表述也暗示着对弟弟未来学业成就的乐观期待。
颔联“瑞应符月桂,泽望振庭槐”,以“月桂”和“庭槐”作为吉祥物的象征,表达了对弟弟学业成就的美好祝愿,月桂常与文人雅士相联系,庭槐则寓意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颈联“同气连镳上,慈颜逐笑开”,描绘了兄弟二人共同求学的情景,以及母亲(或长辈)因他们的成长而欣慰的笑容,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支持。
尾联“岁庚传盛事,歌鹿重衔杯”,以“岁庚”指代年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更迭,同时也预示着弟弟在学业上的成就将被载入史册,成为家族的荣耀。最后,“歌鹿重衔杯”可能是一种隐喻,表示庆祝与喜悦,预示着未来的成功与欢聚。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弟弟学业进步的殷切期望,也蕴含了对家庭幸福与传承的深情厚意。
少读封人编,惓焉怀远托。
今者至于斯,封人不可作。
风物尚依稀,衣冠半零落。
顾兹太古民,浑浑而噩噩。
河北绿林秋,前年恣焚掠。
登莱倒干戈,曹濮惊风鹤。
余亦抱关者,夜深催击柝。
灾害复相仍,彼苍一何虐。
安得封人起,呼天叩求莫。
欃枪两地清,禾黍三秋穫。
道路无聋瞆,春风何寥廓。
一帘案牍閒,万户弦歌约。
天下惟有道,人心自木铎。
侯家古名将,结发趋戎行。
朱衣绣方领,锦带县银黄。
袭兵渡辽海,为国开东疆。
征途五千里,母老不及将。
去年来徵兵,回车经旧乡。
上堂介眉寿,再拜奉一觞。
别母十年馀,蛾眉如秋霜。
昔时萱草华,今兹亦煌煌。
愿无贻母忧,幸母寿且康。
王事有程期,不敢久彷徨。
在家日苦短,去家日苦长。
群季岂不贤,为子心孔伤。
忠孝愿两尽,君亲俱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