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秋声》
《次韵秋声》全文
明 / 陶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忽然金气撼山林,响应天机捷似砧。

随处西风能触物,当空明月独知音。

乍凉不寐偏盈耳,静夜长鸣杂鼓琴。

应是蓐收嫌寂寞,做成商调答清吟。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陶安的《次韵秋声》描绘了秋天到来时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首句“忽然金气撼山林”以“金气”象征秋意浓厚,仿佛金色的气息震撼了整个山林,展现了秋风的力度和气势。"响应天机捷似砧"进一步比喻秋风吹过的声音如同急促的捣衣砧声,呼应着天地间的自然节奏。

接下来,“随处西风能触物”写出了秋风无处不在,轻轻触碰万物,带来凉意。"当空明月独知音"则借明亮的秋月,暗示只有月亮能理解这秋声的深意,增添了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乍凉不寐偏盈耳”描绘了秋夜的凉意让人难以入睡,而那秋声更是清晰入耳。"静夜长鸣杂鼓琴"将秋风与鼓琴声相融,形象地表现出秋声的悠扬和深远。

最后两句“应是蓐收嫌寂寞,做成商调答清吟”,点出秋声的来源——秋神蓐收,他因感受到季节的寂寥,特意奏响了悲凉的商调,与诗人的清吟相应和,表达了诗人对秋声的独特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细腻地描绘了秋天的韵味和诗人的心境。

作者介绍

陶安
朝代:明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猜你喜欢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其四云门

经术传家擅代名,著书满屋见高情。

楚王争事浮丘伯,汉主方求老伏生。

干仞云门青壁峻,一陂秋水玉琴鸣。

昆丘台上虹垂月,髣髴蓬山在大瀛。

(0)

自警

生平为学苦多歧,一寸灵台尚可持。

肯向二三频致察,何须五十始知非。

行藏莫昧乘机速,仁义无妨见效迟。

静里工夫难著力,尽教动处与防微。

(0)

述怀

役役感大化,倏忽变冬春。

万物各吐气,区萌亦求伸。

如何独睽隔,置身埃与尘。

春秋旷宗职,将母苦无因。

登山目力短,泪洒南飞云。

宿昔梦颜色,教戒语谆谆。

堂阴树谖在,归省果何辰。

(0)

仆与进成簿吕公别七八年矣今兹西行道出钟离进成适佐是邑相见城南涧阿为予惊喜买酒相劳苦同榻涧西土室中夜兴感惜予远去故意甚长口占一首以写鄙怀

不见故人今十年,异乡相遇重堪怜。

山瓢夜滴梅花雪,土屋寒销榾柮烟。

作恶中年为此别,交情今日几人全。

多君高谊频兴感,回首明朝定惘然。

(0)

西林八景·其八伏鸽冢

伏鸽守枯冢,黄金骨似沙。

化为双白鹤,飞上太清家。

(0)

秋日用刘子彦韵·其二

六月秋生喜闰年,故因凉早景多妍。

燕鸿物外同羁旅,清浊杯中总圣贤。

南亩桑麻差足乐,西江雨露复能偏。

二间茅屋清溪侧,时有诗朋送雅篇。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