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鸾古贤人,乃在杵臼闲。
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
举案每齐眉,睢鸠两关关。
凄凉五噫歌,东出辞帝阛。
齐鲁复荆吴,长住遂不还。
为佣岂无劳,顾己少外患。
终葬烈士旁,高风邈难攀。
伯鸾古贤人,乃在杵臼闲。
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
举案每齐眉,睢鸠两关关。
凄凉五噫歌,东出辞帝阛。
齐鲁复荆吴,长住遂不还。
为佣岂无劳,顾己少外患。
终葬烈士旁,高风邈难攀。
此诗《咏梁鸿》由明代诗人强仕所作,描绘了东汉时期著名隐士梁鸿的生平与精神风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濡以沫的生活场景,以及他坚守道义、逃避名利的高尚情操。
“伯鸾古贤人,乃在杵臼闲。”开篇即点明梁鸿作为古代贤人的身份,他在日常的劳作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超脱。接着,“夫妇共守志,逃名入深山。”描述了梁鸿与妻子孟光共同坚守节操,远离尘嚣,遁入深山的生活状态。
“举案每齐眉,睢鸠两关关。”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梁鸿与孟光夫妻间的和谐与恩爱,他们举案齐眉,如同雎鸠鸟般相互依恋,形象地展现了夫妻间深情厚谊。
“凄凉五噫歌,东出辞帝阛。”这里引用了《五噫歌》的故事,表明梁鸿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毅然决然地离开京城,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齐鲁复荆吴,长住遂不还。”进一步说明梁鸿游历四方,最终选择在齐鲁荆吴之地定居,过着隐居的生活,不再返回世俗的纷扰之中。
“为佣岂无劳,顾己少外患。”即使在为他人做工时,梁鸿也并未感到真正的劳累,因为他内心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而非物质上的富足。
“终葬烈士旁,高风邈难攀。”最后两句总结了梁鸿的一生,他最终选择与烈士为伴,他的高尚品德与精神追求,如同高山之巅,难以企及。
整首诗通过对梁鸿生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道德品质与生活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萱花落尽北堂空,龙颔碑铭百尺丰。
鄹纥晚婚无徵在,孟光不嫁有梁鸿。
一官得子荣身后,四世看孙满眼中。
三酹生刍人似玉,故丘狐首此封崇。
秋风飒以至,今日重阳日。
眼明对南山,尚想陶彭泽。
向来建威幕,颇见有此客。
驱车不小留,驾言公田秫。
一朝又弃去,此意谁能识。
寄奴趣殊礼,风旨来自北。
只今王江州,建国功第一。
故是何珉孙,举动良足惜。
饮愧望柴桑,稍以自湔涤。
殷勤白衣饷,犹恐不我即。
中路候蓝舆,要致已甚迫。
葛巾赤两脚,颓然向林宅。
此翁本坦荡,焉能苦违物。
虽然可计取,中实未易屈。
华轩又何羡,自载返蓬荜。
终身书甲子,往往义形色。
如使磷与缁,安得为玉雪。
篱边菊弄黄,粲粲正堪摘。
我方持空觞,千载高风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