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气清愁总作尘,一盦同證法华因。
当年绝妙笺词手,应作山门接引人。
英气清愁总作尘,一盦同證法华因。
当年绝妙笺词手,应作山门接引人。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秋日同愔仲剑丞病山彊村勉甫游西溪访交芦庵秋雪庵遇雨归作西溪泛雨图题四绝句》的第四首。通过“英气清愁总作尘”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岁月中英雄豪情与清雅愁绪的追忆,它们如今已化为历史的尘埃。接着,“一盦同證法华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追求,暗示着在人生的旅途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当年绝妙笺词手,应作山门接引人。”这两句是对诗人自己或与之相关的文人墨客的赞美,他们以绝妙的文笔,仿佛是山门的引导者,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充满智慧与美的精神世界。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语言含蓄而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倦拂鸳衾,羞临鹊鉴,懒开窗户。
韶华暗度,又过妒花风雨。
掩熏炉、怕闻旧香,柳阴只有黄莺语。
似向人、欲说离愁,因念未归行旅。春暮。知何处。
便不念芳年,正当三五。轻衫快马,去逐狂朋怪侣。
便罗帷、香阁顿忘,枕边要语曾记否。
趁芳时、即早归来,尚可殢清俎。
念区区远宦,带月侵晨,燃烛中宵。
在昔曾游遍,过三湘下浙,二水通潇。
小舟暂辍兰棹,羸马复鞭摇。
但旧日雄图,平生壮气,往往潜消。迢迢。
向年事,记艳质平堤,曾共听镖。
醉□游沙市,被疏狂伴侣,朝暮相招。
怎知后约难再,牛女隔星桥。
待远结双成,他时去窃千岁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