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鉴》
《鉴》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明鉴掩尘埃,含情照魏台。

日中乌鹊至,花里凤皇来。

玉彩疑冰彻,金辉似月开。

方知乐彦辅,自有鉴人才。

(0)
翻译
明亮的眼睛穿透尘埃,深情地照亮魏都的殿堂。
正午时分,乌鹊飞来,花丛中凤凰翩翩降临。
美玉般的光彩仿佛冰晶般清澈,金色的光辉如同月亮初升。
这才明白,乐彦辅这样的人,本就具有识别和发掘人才的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品味高雅的生活情景。"明鉴掩尘埃"一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通过清晰的心灵之镜,抹去心中的尘埃与杂念,而后“含情照魏台”则是说用这份情感投射在古代贤人魏武子(即魏无忌)的台榭上,表达对古人高洁品德的向往和敬仰。"日中乌鹊至"意味着时间已经过半,而“花里凤皇来”则是说在这静谧美好的环境中,有如凤凰般高贵的宾客到来,增添了一份非凡的气息。

接着,“玉彩疑冰彻”、“金辉似月开”两句,形容的是一幅精致绝妙的景象,宛如玉石与金属工艺品在光线照射下散发出的冰清玉洁和柔和明亮的光泽。这不仅是对物质之美的赞赏,也隐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无暇。

最后,“方知乐彦辅”表达了作者通过鉴赏古代贤才,深刻体会到乐彦辅这一人物的高尚品格,而“自有鉴人才”则是说在这种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识别和培养人才的机制,这里的人才不仅指文学艺术上的天才,也可能暗指德行兼备之士。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高洁人格与物质文化的赞美,以及对人才辨识与培养的肯定,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状态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西湖杂题二首·其二

风堤雾塔欲分明,阁雨萦阴两未成。

我试画君团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

(0)

三月三十日作兼寄怀魏三

伤时惜别两相参,渐老情怀百不堪。

四十今年才欠四,三春此日只余三。

身如零落沾泥絮,心似腾腾作茧蚕。

遥忆白狼山下客,送春凭梦过江南。

(0)

京口过杨文襄故第

铁瓮城边甲第崇,门庭萧瑟相公风。

御书题后楼常锁,法辇过来宅尚空。

径老孤松巢野鹤,台留片石荫疏桐。

怀贤伫想当年事,花马谁终筑塞功。

(0)

虞山访李孟芳

下帆寻旧泊,投暝识岩扉。

径寂疑为客,灯明宛似归。

随风群木响,欲雨一峰微。

无计偕君隐,空嗟握手稀。

(0)

杂感十首·其八

高馆凉风日夕吹,幽襟横绝雍门丝。

蔡洲古岸移青石,杜里新烟改赤墀。

万事只如芳草暮,一生常比落花时。

无聊感慨仍无谓,邻笛何关向子期。

(0)

杂感十首·其四

杨子幽居五世传,幸留残石伴遗编。

院藏弥勒依金好,楼望童初想玉贤。

底事会心常独笑,未能排闷且高眠。

吟轩何以酬枯臆,禁得庐峰一匹泉。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