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文翁石室》
《题文翁石室》全文
唐 / 裴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

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

更叹沱江无限水,争流祗愿到沧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wēngshíshì
táng / péixíng

wénwēngshíshìyǒuxíngxiángqiānqiūxīn
bǎishàngliújīncuì

gāomínyóuǎijiùshíqīng
rénxīnwèikěnpāoshānqiánxuéyíng

gèngtàntuójiāngxiànshuǐzhēngliúzhīyuàndàocāngmíng

注释
文翁:汉代官员,以兴办教育而闻名。
石室:古代学校或藏书之处。
仪形:威严的形象或遗迹。
庠序:古代的学校。
德馨:美德的芳香。
古柏:长寿的古树。
今日翠:现今的翠绿。
高岷:指岷山。
犹蔼:仍然茂盛。
人心:人的内心。
抛膻蚁:放弃淳朴的生活方式。
弟子:学生。
聚萤:古代学子夜晚点萤火虫照明读书。
沱江:长江上游支流。
沧溟:大海。
翻译
文翁石室留下了威严的形迹,千年学府传播着道德的芳香。
古老的柏树依然翠绿如昔,高大的岷山依旧弥漫着过去的青葱气息。
人们的心中不愿舍弃淳朴,学子们依旧像古人那样刻苦学习,点灯夜读。
更令人感叹的是沱江滔滔江水,只愿它奔流不息,直入大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其石室中修身养性、传道授业的景象。文翁石室不仅是物理空间,也是精神世界的寄托,仪式性的“仪形”和“庠序”彰显了古人对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的“千秋播德馨”表达了学者希望美德流传千秋的愿望。

“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两句通过对比,将自然景物(古老的柏树)与人事(石室中的修养生活)相联系,寄寓了诗人对于不变应万变、坚守理想的赞美。

“人心未肯抛膻蚁,弟子依前学聚萤”则透露了诗人面对世俗纷争,不愿轻易放弃理想追求,而是与弟子们一道,像聚集萤火虫一般,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和真理。

最后两句“更叹沱江无限水,争流祗愿到沧溟”借助沱江的奔流,不仅写出了自然景物的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学问无穷、志向远大的渴望。这里的“争流”和“祗愿”,强调了不懈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坚定意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石室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学问探索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裴铏
朝代:唐

裴铏xíng,唐(约公元八六O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初前后在世。咸通中,(公元八六七年左右)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八七八年)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作题《文翁石室诗》。裴铏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多记神仙恢谲之事。其中《聂隐娘》一篇,亦见袁郊《甘泽谣》及段成式《剑侠传》。(此书系明人伪作)原书久佚,仅《太平广记》所录四则,得传于今。
猜你喜欢

再用晨吐字韵寄潘德久·其二

下客时觇君,车茵阳醉吐。

万事君不理,传声拒开户。

虽然臭味合,更觉心貌古。

书雠峄山枣,羹臛首阳苦。

坐令府西门,平舆说二许。

君当我舆台,银艾心已灰。

尚有西山缘,共待石髓开。

神仙觉易与,诗句端难裁。

却后五百年,化鹤吾独来。

(0)

夏日读陶韦诗偶成

诗道贵和平,由来写性情。

要知冲口出,绝胜撚髭成。

理到辞须达,神超韵自清。

无人融此趣,庭户绿阴生。

(0)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其二

秀句出寒饿,从人笑过清。

步溪波逐影,吟竹鸟应声。

酒里安天运,春边见物情。

耕桑犹罄乐,何事可营生。

(0)

刘昆

于菟渡水火回烟,异事情知出偶然。

若谓嘉祥关德政,后无可继是诬天。

(0)

句·其二

尽日飞花急,隔溪芳草深。

(0)

夏夜同灵晖有作奉寄翁赵二友

斋居惟少睡,露坐得论文。

凉夜如清水,明河似白云。

宿禽翻树觉,幽磬度溪闻。

欲识他乡思,斯时共忆君。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