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接层峦,天开画本,匹练千寻飞度。
松柏阴森,苔沙寂历,似有幽人门户。
听乱石翻涛处,时时呜骤雨。
默无语,望长桥、盘陀立尽,云雾里、布袜青鞋无阻。
缥缈玉烟霏,水风凉、涧莎柔妩。
作画当年,忆龙眠、研朱染素。
写匡庐真景,人与长风同去。
云接层峦,天开画本,匹练千寻飞度。
松柏阴森,苔沙寂历,似有幽人门户。
听乱石翻涛处,时时呜骤雨。
默无语,望长桥、盘陀立尽,云雾里、布袜青鞋无阻。
缥缈玉烟霏,水风凉、涧莎柔妩。
作画当年,忆龙眠、研朱染素。
写匡庐真景,人与长风同去。
此诗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静谧之美。诗人以“云接层峦,天开画本”开篇,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比作一幅展开的画卷,引人入胜。接着,“匹练千寻飞度”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奔腾而下的壮观情景,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激昂而又和谐。
随后,诗人转向对山林的描写,“松柏阴森,苔沙寂历”,既表现了山林的幽静与深邃,又暗示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超脱。通过“似有幽人门户”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听乱石翻涛处,时时呜骤雨”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风雨交加的动态美,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石块与雨水交织的自然之音,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生机。而“默无语,望长桥、盘陀立尽,云雾里、布袜青鞋无阻”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与向往,即使在云雾中行走,也无惧无阻,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最后,“缥缈玉烟霏,水风凉、涧莎柔妩”描绘了云雾缭绕、水风清凉、涧边莎草柔美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自然之美。而“作画当年,忆龙眠、研朱染素。写匡庐真景,人与长风同去”则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再现,同时流露出与自然融为一体、随风而去的超脱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静谧,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