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以及诗人身处其间的独特感受。首句“匡庐亦有千寻瀑”赞美庐山瀑布的气势,但接下来“无此陵虚翠玉台”暗示眼前的飞雪亭更显高洁如玉,与众不同。诗人站在老松上,感觉自己仿佛凌空而立,目睹飞鸟在雪中穿梭,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
“山神禁肃难投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连山神都显得庄重,不容轻亵。秋天落叶,空气清新,诗人借此洗涤心灵上的尘埃。“木落魂清得浣埃”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的净化与提升。
最后两句“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诗人听说山下的岩石可以远眺,想象着自己若是道人,会在此处修剪杂草,享受这份宁静与远离尘世的生活。整首诗通过描绘景致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庐山飞雪亭的幽静之美,以及诗人超然物外的禅意。
诗人诗向虚空攫,平地望月不可摸。
或谓高山去天近,好登东岳陟西岳。
岳峰峻极未到天,仰面难舐兔臼药。
末由手挽月娥衣,诗思肯从天上落。
不如斟月入杯中,诗酒肠吸杯月空。
一杯一首百杯百,天送佳句来长风。
仙人轻举跨飞鹤,游子归思随征鸿。
扶摇直上九万里,未办顶摩丹桂宫。
所以诗人世难得,倚靠梯凳探月窟。
山头拿月月愈远,尘里抉诗诗不出。
大江汹涌波跳金,谪仙捉月沦采石。
是为诗人善搜诗,何知君非今李白。
秋豫凝仙览,宸游转翠华。呼鹰下鸟路,戏马出龙沙。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须陪长久宴,岁岁奉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