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在何所,牧钓睢川阳。
子今在何所,飞盖临东方。
高山大泽不我限,胡为日夜遥相望。
鸿雁日南飞,不寄一封书。
离别春草生,想思秋叶疏。
朝看渤海云,暮眺沧洲月。
树寒多天风,相思几时歇。
我今在何所,牧钓睢川阳。
子今在何所,飞盖临东方。
高山大泽不我限,胡为日夜遥相望。
鸿雁日南飞,不寄一封书。
离别春草生,想思秋叶疏。
朝看渤海云,暮眺沧洲月。
树寒多天风,相思几时歇。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寄钱水部》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异地相思之情。首句“我今在何所,牧钓睢川阳”描绘了自己身处睢川河边,过着简朴的牧钓生活,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次句“子今在何所,飞盖临东方”则想象友人乘坐华丽的马车,远赴东方,对比鲜明,凸显出距离之遥远。
接下来,“高山大泽不我限,胡为日夜遥相望”表达了对彼此之间地理阻隔的无奈,以及对日夜思念之情的深切。诗人以“鸿雁日南飞,不寄一封书”寄托对友人音信难通的遗憾,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
“离别春草生,想思秋叶疏”借景抒情,春天的离别让草木生长,而秋天的思念却使树叶稀疏,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绵长。最后两句“朝看渤海云,暮眺沧洲月”,通过描绘日常的景色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以及“树寒多天风,相思几时歇”的深深期盼,希望这种相思之情能有个尽头。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传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琐窗清冷。有数枝绰约,低傍妆镜。
素靥盈盈,越样玲珑,嫣红怎许相并。
冰魂算与琼楼远,忍便入、等闲花径。
到夜阑、明月飞来,帘底暗窥纤影。
还记当时憔悴,翠鬟愁不整,尘梦初醒。
故国云迷,洛水依然,幽恨诉将谁省。
珊珊休忆凌波步,怕前度、佩环难认。
尽深深、银蒜低垂,不管晓来风劲。
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
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
翠幄莺巢稳,青箱蠹简储。
砚浮花隐约,帷隔影扶疏。
乐拟翁森句,阴宜靖节居。
琅环牙轴叠,掩映彩旗舒。
虚幌和烟捲,柔丝待雨梳。
琳琅珍秘阁,乙览万机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