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全文
宋 / 刘源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歌]韵

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

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

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

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

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

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青蓑。

自笑亦华发,三叹吊岩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源的《水调歌头》,其中融合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开篇“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忆与重返现场时的心境变化。

接着,“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描写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其中“双台双峙”指的是两座山峰或建筑物的对峙,而“空翠”则形容了清澈见底的绿水与天际相接的壮观。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宛如一幅画,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这几句是对历史上有名的人物或事件的提及和赞誉,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这里的“先生高节”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高洁之士,而“激起清风千古”则表明其影响力持久不衰。

“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中,“矫首”形容了诗人仰望天际的姿态,而“烟树翠婆娑”则是对远处山峦在薄雾中的迷离景象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这里诗人描述了一个繁忙的码头场景,许多船只来往,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现实感到震惊,但仍旧准备着投入战斗。

“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青蓑。”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矶边泉石”可能指的是幽静的山间泉水与岩石,而“别有壶中天地”则是比喻隐逸之境如同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最后,"烟雨一青蓑"形容了在细雨迷雾中的自然景象,如同覆盖一切的绿色。

最后,“自笑亦华发,三叹吊岩阿。”诗人自嘲自己的头发已经斑白,但依旧对那山石之美发出由衷的赞叹。这里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对自然之美的不离不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刘源
朝代:宋

潜山人,字叔清。端宗景炎中与张德兴起义兵,立寨司空山,复黄州、寿昌军。元将昂吉儿来攻,源坚守三年,力竭而死。
猜你喜欢

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0)

银瓶山

陟彼银瓶山,万壑在其下。

云从衣上生,泉向空中泻。

树密乱啼莺,崖悬迟度马。

峰回路欲迷,揽辔问樵者。

(0)

喜夏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0)

贞溪初夏六首·其一

雨后深林竹笋肥,渡头风急柳花飞。

柴门不掩绿阴静,人在闲窗试苎衣。

(0)

乞猫

秋来鼠辈欺猫死,窥瓮翻盘搅夜眠。

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0)

木兰花·其十三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