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景山栖悦性灵,相携松下少延停。
飞泉阿那云深处,一例寒涛试往听。
灭景山栖悦性灵,相携松下少延停。
飞泉阿那云深处,一例寒涛试往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蒙在幽静山谷中聆听泉水的美妙体验。首句“灭景山栖悦性灵”以“灭景”形容山色之深沉,与“栖”字结合,营造出一种隐居山林、心灵得以宁静的氛围。“悦性灵”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此境中的愉悦心情。接下来,“相携松下少延停”描述了诗人与同伴一同前往松树下稍作停留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
“飞泉阿那云深处”一句,通过“飞泉”和“云深处”这两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泉水从高处奔腾而下的壮观景象,仿佛泉水穿越云层,充满了动态美。“一例寒涛试往听”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耳倾听这股寒涛(即飞泉)的声音,体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美好意境,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膏肓有前人,老意系丛樾。
差池纷鬓霜,味蜡火已绝。
一啜风漱液,幽思起复灭。
讵惭数及七,缅予在明月。
疏更蹇修途,景耿重激发。
泠然傥可御,千古同一辙。
有口莫饮盗泉水,有手莫探骊龙珠。
秋风冷落千古意,追风绝足谁能拘。
白云青山避世乐,击鼓撞钟廊庙居。
等閒舒卷四海为之动,岂惮一一从吹竽。
君看事事绝天险,阿房宫在空荒墟。
野人不识贵者帝,直欲炙背同向茅檐隅。
由来土苴漫优劣,亹亹传习随有无。
当时一啸亦偶尔,至今登览烦嗟歔。
吾人妙质素所畏,感叹陈迹追盈虚。
泾清渭浊固可辨,未应到海君能殊。
酌君白玉杯,送君正黄梅。
长安风沙眯人眼,君行暂诣黄金台。
剧辛已老乐毅去,荆棘平地多龙媒。
九重深沉四海远,快便谁许参云雷。
黄金台高不易上,并州雄节几尘埃。
当时勋业皎白日,馀风表表皆雄才。
龙睛豕腹实异相,肝膈上下罗琼瑰。
丹青万物大门婿,妙论尔汝无嫌猜。
同时舒卷一门盛,将见烈火生寒灰。
十年早飞不足叹,青云自此亨途开。
我暂追随极天末,有酒取醉长追陪。
离亭雨足绿蔽眼,健帆危挂寒风催。
黄金台不知几千尺,劝君窣衣直上首莫回。
时和岁丰亦足被君赐,还须远过青山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