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坡先生赞·其二》
《东坡先生赞·其二》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四言诗

天作斯文,万物所印。时惨时舒,与天同运。

其谁特立,卓哉吾人。黄且落矣,蔚然常春。

见险弗止,自信无闷。求仁得仁,于我何怨。

光时显被,外薄四夷。载瞻载仰,百世之师。

(0)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苏轼(东坡先生)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诗人以“天作斯文”开篇,将苏轼的文学才华比作自然界的规律,万物都受到其影响。接着,“万物所印”暗示苏轼的作品如同自然界的印记,深刻而广泛。

“时惨时舒,与天同运”描绘了苏轼作品风格的多变,如同自然界的变化一样,既有阴霾也有晴朗,与天地运行相呼应。诗人进一步赞扬苏轼“其谁特立,卓哉吾人”,即在众多文人中独树一帜,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黄且落矣,蔚然常春”运用比喻手法,将苏轼的作品比作秋天的黄叶和春天的绿草,虽然黄叶会凋落,但绿草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苏轼的作品虽历经时间考验,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见险弗止,自信无闷”赞扬苏轼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坚定自信,内心无惧无悔。这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求仁得仁,于我何怨”表达了对苏轼追求理想并最终实现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或他人追求理想的共鸣,认为无论结果如何,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光时显被,外薄四夷”形容苏轼的思想和影响力超越时空,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赞誉,也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载瞻载仰,百世之师”高度评价苏轼作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他的思想和作品将永远为人们所敬仰和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全面展现了苏轼在文学、哲学以及个人品格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送春曲三首·其三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0)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

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髣髴疑相对。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

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䨴。

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

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

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

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0)

漫题

无宦无名拘逸兴,有歌有酒任他乡。

看看万里休征戍,莫向新词寄断肠。

(0)

歌者十二首·其二

玉树花飘凤失栖,一声初压管弦低。

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悽。

(0)

洛中三首·其一

秋风团扇未惊心,笑看妆台落叶侵。

绣凤不教金缕暗,青楼何处有寒砧。

(0)

湖苏二郡语

湖接两头,苏联三尾。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