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斯文,万物所印。时惨时舒,与天同运。
其谁特立,卓哉吾人。黄且落矣,蔚然常春。
见险弗止,自信无闷。求仁得仁,于我何怨。
光时显被,外薄四夷。载瞻载仰,百世之师。
天作斯文,万物所印。时惨时舒,与天同运。
其谁特立,卓哉吾人。黄且落矣,蔚然常春。
见险弗止,自信无闷。求仁得仁,于我何怨。
光时显被,外薄四夷。载瞻载仰,百世之师。
这首诗赞美了苏轼(东坡先生)的卓越成就和高尚品质。诗人以“天作斯文”开篇,将苏轼的文学才华比作自然界的规律,万物都受到其影响。接着,“万物所印”暗示苏轼的作品如同自然界的印记,深刻而广泛。
“时惨时舒,与天同运”描绘了苏轼作品风格的多变,如同自然界的变化一样,既有阴霾也有晴朗,与天地运行相呼应。诗人进一步赞扬苏轼“其谁特立,卓哉吾人”,即在众多文人中独树一帜,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黄且落矣,蔚然常春”运用比喻手法,将苏轼的作品比作秋天的黄叶和春天的绿草,虽然黄叶会凋落,但绿草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苏轼的作品虽历经时间考验,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
“见险弗止,自信无闷”赞扬苏轼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坚定自信,内心无惧无悔。这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求仁得仁,于我何怨”表达了对苏轼追求理想并最终实现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或他人追求理想的共鸣,认为无论结果如何,追求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光时显被,外薄四夷”形容苏轼的思想和影响力超越时空,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赞誉,也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载瞻载仰,百世之师”高度评价苏轼作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他的思想和作品将永远为人们所敬仰和学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全面展现了苏轼在文学、哲学以及个人品格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
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髣髴疑相对。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
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䨴。
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
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
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
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唐·刘长卿】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遥思旧游处,髣髴疑相对。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䨴。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https://shici.929r.com/shici/ck4Ds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