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碧环合,溪光缟带明。
牛羊成晚景,砧杵助秋声。
酒薄人情废,官閒吏事生。
天东归兴满,不为忆莼羹。
山势碧环合,溪光缟带明。
牛羊成晚景,砧杵助秋声。
酒薄人情废,官閒吏事生。
天东归兴满,不为忆莼羹。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诗人登城楼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山势碧环合”,以“碧”字点出山色之美,以“环合”描绘山势连绵,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接着“溪光缟带明”,以“缟带”比喻清澈的溪流,形象地表现了溪水在阳光下明亮如白绸的景象。
“牛羊成晚景”,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牛羊在夕阳下归家,增添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砧杵助秋声”,“砧杵”是捣衣工具,在古代常用于洗衣,此处借指捣衣声,与秋风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凄清氛围。
“酒薄人情废”,写出了诗人因酒质不佳而感到兴致减退,侧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官闲吏事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天东归兴满,不为忆莼羹”,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的强烈愿望,不为任何物质享受,只为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越。
我有六兄弟,就中一个恶。
打伊又不得,骂伊又不著。
处处无奈何,耽财好淫杀。
见好埋头爱,贪心过罗刹。
阿爷恶见伊,阿娘嫌不悦。
昨被我捉得,恶骂恣情掣。
趁向无人处,一一向伊说。
汝今须改行,覆车须改辙。
若也不信受,共汝恶合杀。
汝受我调伏,我共汝觅活。
从此尽和同,如今过菩萨。
学业攻炉冶,鍊尽三山铁。
至今静恬恬,众人皆赞说。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霜气入病骨,老人身生冰。
衰毛暗相刺,冷痛不可胜。
鷕鷕伸至明,强强揽所凭。
瘦坐形欲折,腹饥心将崩。
劝药左右愚,言语如见憎。
耸耳噎神开,始知功用能。
日中视馀疮,暗隙闻绳蝇。
彼嗅一何酷,此味半点凝。
潜毒尔无厌,馀生我堪矜。
冻飞幸不远,冬令反心惩。
出没各有时,寒热苦相凌。
仰谢调运翁,请命愿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