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和二首·其二》
《三和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长剑拄颐刀纳靴,得如曝背趁阳和。

买邻底用百万价,好事争为十二窝。

异日史臣应有考,同时朝士欲无多。

与君死守西山学,莫遣人讥末路蹉。

(0)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诗人豪放情怀与坚守节操的古体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不屈不挠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长剑拄颐刀纳靴,得如曝背趁阳和。”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武士或英雄豪杰形象,他们手持长剑,腰间佩戴短刀,甚至连靴子都用刀具来装饰。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力量与勇气的颂扬,也透露出一种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态度。接着“得如曝背趁阳和”则暗示了一种顺应自然,享受生活之美好的境界,这里“曝背”可能指的是在温暖的阳光下放松身心,“趁阳和”则是对和谐环境的向往。

“买邻底用百万价,好事争为十二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轻视和超脱。这里的“买邻底”可能意味着以高价购得的是地产或宅院,而“百万价”则显示了一种昂贵。紧接着,“好事争为十二窝”则指向了诗人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和满足,这里的“十二窝”可能象征着某种深奥的学问或修行之地。

“异日史臣应有考,同时朝士欲无多。” 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记载与个人名声的关注。这里的“异日史臣”指的是未来的史官,“应有考”则意味着对过往事件和人物的评估和审视。而“同时朝士欲无多”则表达了一种态度,即诗人对于当下朝廷中的人物不太关心,或许是因为他们看重的是真正的才华和功绩,而非浮华的名利。

最后,“与君死守西山学,莫遣人讥末路蹉。”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修养的坚守,以及对于晚节不保者的轻蔑。“与君死守西山学”意味着即便是面临死亡,也要坚持自己的学问和信念;“莫遣人讥末路蹉”则是在告诫别人,希望不要在生命的尽头被人讥笑为不坚定或不自量力。

整首诗通过对武士形象、财富轻视、历史关注以及学问坚守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和十五侄韵

无补公家祇主臣,但思高卧故山云。

宦游耻蠹太仓粟,归去贪羹碧涧芹。

喜得醇醪堪饮客,还惊妙句更超群。

速来共为梅花醉,趁取枝头香正芬。

(0)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其八

一年三百有馀旬,举世栖栖苦迫贫。

得享安宁七十岁,已胜衰谢万千人。

好官纵使登三事,荣养何由及二亲。

争似山间林下坐,无忧无毁足全身。

(0)

余有重阳诗岁和一篇今日偶和成二首·其二

去岁重阳解郡章,归来又复见重阳。

此身已作林泉客,今日更持萸菊觞。

正要登高穷远目,不妨拚醉浣愁肠。

佳辰若得长无事,何必乘云至帝乡。

(0)

与鹿郎中

思到高人见一堂,经年魂梦镇飞扬。

抱疴已恨身无力,拗俗还疑路有妨。

聊寄一樽牵酒兴,更凭五字恼诗肠。

巡檐应索梅花笑,无计从君醉几场。

(0)

钱广文采芹亭

开明后学日升车,千里文风一旦雄。

池上采芹摇水碧,帐中摛藻映纱红。

(0)

和梁次张谢得酒见寄四首·其三

妙龄才气压同升,谈笑端能却五兵。

况复锦囊新且丽,粲如春树万枝荣。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