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常闻有漏天,此言恐是里人传。
山深自合常多雨,不是娲皇补未全。
从古常闻有漏天,此言恐是里人传。
山深自合常多雨,不是娲皇补未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阮阅的作品,收录在他的《郴江百咏》中。诗中的“从古常闻有漏天”表达了对传说中“漏天”的一种怀疑态度,即不是真的认为天上有漏洞,而可能是一种民间传说或是比喻。“此言恐是里人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怀疑,暗示这可能只是一种地方流传的说法。后两句“山深自合常多雨,不是娲皇补未全”则描绘了一种自然景象,即深山之中往往阴雨连绵,并非如古代神话中娲皇补天那般,暗示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深,通过对“漏天”的怀疑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传统神话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对自然界的亲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