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舟次河桥》
《踏莎行.舟次河桥》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别酒才醒,离程乍远。兰桡斜阁烟中饭。

霜华昨夜湿银篝,夜深记有人低唤。

肠断难禁,魂销何限。邻舟商妇筝声换。

一分明月照河桥,桥头船里愁千万。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舟次河桥》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词的开篇“别酒才醒,离程乍远”,以酒醒后对离别的清醒认识,以及行程初远的感触,奠定了全词哀婉的基调。接着,“兰桡斜阁烟中饭”一句,将舟行于烟波浩渺中的画面生动展现,同时暗示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霜华昨夜湿银篝,夜深记有人低唤”,通过夜色中的霜华与篝火的对比,以及深夜时分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肠断难禁,魂销何限”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哀伤,情感浓烈,令人动容。“邻舟商妇筝声换”,通过邻舟女子弹筝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最后,“一分明月照河桥,桥头船里愁千万”,以明月为背景,将愁绪寄托于月光之下,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离别之际的万千愁绪,将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陈维崧词作中的佳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任山有家蒲涧将归冈州邀予宿别珠江江上

今夕是何夕,亲知自此回。

人吟青雀舫,浪过白鹅来。

渐渐吐山月,纷纷落酒杯。

东风犹与便,正好晓帆开。

(0)

大通访迹删和尚·其一

一棹寻江寺,潮平风浪稀。

道心孤屿上,世事隔禅扉。

幽映绿杨动,晴空白鹭飞。

我来人境外,闲坐对清晖。

(0)

次答陈活残

山中老宿知名旧,一见冰壶相映寒。

谈笑可人惊入座,风骚盟主让登坛。

交期古道精神别,兴在云山杖屦宽。

欲折幽兰赋招隐,买邻何处待袁安。

(0)

山居三十韵·其二十六

非关岩壑解淹留,静喜闲身渐早抽。

半岭人归游子地,一帘秋老读书楼。

逃禅酒力应千日,作赋文心起四愁。

咫尺风尘看岂得,请君回首乱峰头。

(0)

金陵杂感·其四

秋草离离白露晞,钟山原庙但斜晖。

有时朱雀来金殿,无复熊罴守翠微。

较猎蛮儿中夜过,卷衣宫女化云归。

谁知鼎去灰飞后,黄屋重瞻挂穗帷。

(0)

罗浮杂咏·其五

入谷闻空答,溪深六月寒。

松风三十里,常作九秋看。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