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石谁能补恨天。杜鹃啼破夕阳烟。
高楼尽日枕花钿。
红杏才看匀薄粉,绿杨已见放轻棉。
梨花院落冷秋千。
炼石谁能补恨天。杜鹃啼破夕阳烟。
高楼尽日枕花钿。
红杏才看匀薄粉,绿杨已见放轻棉。
梨花院落冷秋千。
这首清代许德蘋的《浣溪沙》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怨与凄美的画面。"炼石谁能补恨天"一句,借用神话中女娲补天的典故,表达主人公无法弥补心中深重遗憾的情感。"杜鹃啼破夕阳烟"则借杜鹃鸟的悲鸣,渲染出一种夕阳西下、哀愁满溢的氛围。
"高楼尽日枕花钿"写主人公在高楼之上,终日倚靠华丽的饰品,看似富贵,实则内心孤寂。"红杏才看匀薄粉,绿杨已见放轻棉"通过红杏和绿杨的变化,暗示时光匆匆流逝,青春不再,增添了岁月无情的感慨。最后以"梨花院落冷秋千"作结,梨花凋零,秋千空荡,映照出院落的寂静和主人公内心的冷清。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哀愁和无尽的遗憾。
曹公文武俱绝伦,传与陈王赋洛神。
高情寓托八荒外,曾是亲逢绝世人。
五官郎将莫轻怒,椒房自是袁家妇。
闻道生时覆玉衣,便是于今腰束素。
惊鸿翻然不重顾,射鹿深冤更凄楚。
不将降虏赐周公,先识祸机杨德祖。
此意明明可自知,岂有神人来洛浦。
空用平生八斗才,七步那能说微步。
楚离日月常争光,湘夫人后誇高唐。
丹青画写鬼神趣,笔端调出返魂香。
妙画高文尽天艺,神理人心两无异。
此情万古恨茫茫,且为陈王说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