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江公三首·其一》
《挽江公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陈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彩笔传家学,春华饰妙词。

品题风鉴远,论议月评推。

柳岸阴将合,濠亭迹半隳。

治家有遗训,留付宁馨儿。

(0)
翻译
彩色的笔传承家族学问,春天的花朵装饰着精美的诗句。
评价和讨论具有深远影响,月度评选中备受推崇。
柳树下的阴影即将合拢,濠亭的遗迹已多半毁坏。
家规家训犹在,要留给子孙后代。
注释
彩笔:彩色的笔,可能指代诗文书画的传承。
传:传承。
家学:家族世代相传的学问或艺术。
春华:春天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妙词:精美的诗句。
品题:评价和品赏。
风鉴:对人的品格和才识的评判。
远:深远的影响。
论议:讨论和辩论。
月评:按月进行的评价或评选。
柳岸:柳树成荫的岸边。
阴将合:阴影即将合拢,暗示天色渐暗。
濠亭:某个地点,濠可能是地名。
迹半隳:遗迹残破不全。
治家:管理家庭。
遗训:遗留下来的训诫或教导。
宁馨儿:孝顺、贤良的子女,古时常用以称呼子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为悼念江公而作,表达了对江公家族才学的敬仰以及对其教诲和遗产的怀念。首句"彩笔传家学"赞扬江公家族的文学传统,暗示其才情出众;"春华饰妙词"进一步描绘江公的文字魅力,如春天的花朵般绚丽。"品题风鉴远"和"论议月评推"则称赞江公的高尚品格和卓越见解,在当时受到广泛尊重。

"柳岸阴将合"以自然景象寓言江公的离世,柳岸的荫蔽象征着他的身影逐渐消失;"濠亭迹半隳"则暗示江公生前的居所或业绩已部分衰败,但其影响力犹在。最后两句"治家有遗训,留付宁馨儿"深情地表达了对江公遗留给后代子孙的教诲和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江公的美德。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缅怀之情的挽诗,通过对江公的赞美和对其家风的传承,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哀思。

作者介绍

陈棣
朝代:宋

宋处州青田人,字鄂父。陈汝锡子。以父荫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诗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有《蒙隐集》。
猜你喜欢

仙人篇

我思忽不怿,投袂起行游。

担簦蹑芒履,去上嵩山丘。

王屋一何高,太行亦阻脩。

危峰冠浮云,巨石横道周。

青松数十围,枝叶自相樛。

上有千岁禽,下有万尺流。

矫矫浮丘公,吹笙跨灵虬。

投我不死药,携我升蓬丘。

丹霞起素壁,紫雾开琼楼。

横飞绝四海,高举临九州。

顾视世间人,局促安可留。

朝生等舜华,夕死同蜉蝣。

(0)

枯鱼过河泣二首·其一

枯鱼过河泣,宛转沙泥侧。

神龙处九渊,蝼蚁安能测。

(0)

杂画·其二

山木秋风高,黄叶扫复堕。

落日照柴荆,烹茶敲石火。

(0)

雨雹有感呈宋大参

客窗午睡晚来起,帘外明明一庭水。

云是雨工碎却阴山冰,雷电相驱寒色里。

击瓦骤破群雀惊,迸阶倒回众儿喜。

痴儿不解老夫忧,指点门前说未休。

苍生所望在禾黍,更欲馈饷供边头。

于今宋玉夜无寐,岂待落木方悲秋。

(0)

王母寿诗

王母本仙姬,龟台尔所司。

藁砧一以去,菱镜遂捐之。

歌苦传黄鹄,名高动赤螭。

庭前有丛桂,岁岁发华滋。

(0)

小雪初晴夜坐有怀倪若谷中舍

小雪初晴永夜寒,挑灯长忆老倪宽。

襟涵渊海探非易,调入阳春和更难。

云冷雁声人不寐,窗虚月转漏将残。

小桥犹自限南北,孤负良宵兴未阑。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