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木秋风高,黄叶扫复堕。
落日照柴荆,烹茶敲石火。
山木秋风高,黄叶扫复堕。
落日照柴荆,烹茶敲石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林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生活中的简单瞬间。
首句“山木秋风高”,开门见山,直接点出季节与环境特征——秋天的山林在高高的秋风中显得格外静谧。这里的“高”字不仅形容了秋风的力度,也暗示了山林的辽阔与深远,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邃的氛围。
接着,“黄叶扫复堕”一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落叶随风飘舞的情景。这里用“扫复堕”三字,既形象地描绘了落叶被风吹起又缓缓落下的过程,又暗含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哲理。
“落日照柴荆,烹茶敲石火”则将画面拉近,聚焦于一个更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简陋的柴门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在此背景下,诗人提笔烹茶,以石为火,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与闲适,更增添了诗作的人文气息。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山林景色及日常生活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
梁王兔园三百里,不闻有与雪霜比。
今公畜此安取之,莹若寒玉无磷缁。
春秋书瑞不常有,历年旷世曾一偶。
宁知彼非太阴魄,凤凰麒麟亦郊薮。
周南之人公腹心,张罝肃肃横中林。
献全不损一毫末,顾直肯计千钧金。
雕笼密槛回君宠,初不惊人有时拱。
由来文采绝世必见羁,岂能随众碌碌自放原野为。
西师又失律,将帅各颠覆。
流血丹川原,积尸委山谷。
咄嗟仁寿域,短夭生理促。
王命有不行,国威为之衄。
鄙夫无忧责,感慨祗恸哭。
况闻哀痛诏,辍食想颇牧。
朝廷足名卿,多垒各含辱。
谋议宜深长,疮痍待湔浴。
使乎非常任,天子意所属。
百万气未苏,吾民且局缩。
贤人勤功名,报国忍劳笃。
往者博望侯,昔时来君叔。
再三持汉节,白发走川陆。
岂不久憔悴,事业光简牍。
关河据上游,郡国同心腹。
征膳向五年,强宗亦单独。
君乘赤轮车,一一询比屋。
唐虞升平风,惆怅难再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