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又失律,将帅各颠覆。
流血丹川原,积尸委山谷。
咄嗟仁寿域,短夭生理促。
王命有不行,国威为之衄。
鄙夫无忧责,感慨祗恸哭。
况闻哀痛诏,辍食想颇牧。
朝廷足名卿,多垒各含辱。
谋议宜深长,疮痍待湔浴。
使乎非常任,天子意所属。
百万气未苏,吾民且局缩。
贤人勤功名,报国忍劳笃。
往者博望侯,昔时来君叔。
再三持汉节,白发走川陆。
岂不久憔悴,事业光简牍。
关河据上游,郡国同心腹。
征膳向五年,强宗亦单独。
君乘赤轮车,一一询比屋。
唐虞升平风,惆怅难再沐。
西师又失律,将帅各颠覆。
流血丹川原,积尸委山谷。
咄嗟仁寿域,短夭生理促。
王命有不行,国威为之衄。
鄙夫无忧责,感慨祗恸哭。
况闻哀痛诏,辍食想颇牧。
朝廷足名卿,多垒各含辱。
谋议宜深长,疮痍待湔浴。
使乎非常任,天子意所属。
百万气未苏,吾民且局缩。
贤人勤功名,报国忍劳笃。
往者博望侯,昔时来君叔。
再三持汉节,白发走川陆。
岂不久憔悴,事业光简牍。
关河据上游,郡国同心腹。
征膳向五年,强宗亦单独。
君乘赤轮车,一一询比屋。
唐虞升平风,惆怅难再沐。
这首诗《闻伯庸再安抚泾原》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作品,通过描述西师失律、将士覆没、鲜血遍地、尸体堆积的惨状,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壮。诗中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场景,还表达了对仁寿之域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叹息,以及对国家威严受损的忧虑。
接着,诗人抒发了对朝廷名臣在战事中的困境和责任的担忧,指出需要深思熟虑的策略和彻底的疗伤行动。对于被任命为使者的期待,诗人认为这应是天子的重托,预示着可能的改变即将到来。
然而,面对百万大军尚未振作,百姓生活困顿的现状,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同情。他赞扬了那些为了国家功名而勤奋努力、不辞辛劳的人,以博望侯和君叔为例,强调了他们为国家事业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最后,诗人提到泾原地区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战略要地的地位。他希望在五年的时间里,即使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也能保持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同时,诗人也期待着使者能够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以期带来和平与繁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热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厚情感。
周君筑室东南隅,训友仲季勤诗书。
求名于我我不语,为君邈取棠棣图。
棠棣诗成喻恩义,郑氏笺诗寓深意。
上华下萼两相扶,枝干光华能覆庇。
兄弟本是同枝生,譬诸华萼齐敷荣。
蔓草难图段不弟,尺布可缝嗟尔兄。
君家昆仲俱秀敏,愿笃萱堂眉寿庆。
勉旃覆弟有馀荣,戒尔事兄须尽敬。
数椽雅谈标新题,为君更作敬荣诗。
敬荣之善不可独,馀波亦诏吾痴儿。
元日除书湿。到而今、西风老矣,驾轺初入。
自是龙颜深注想,孤凤翔而后集。
久父老、攀留原隰。
庾岭经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诗笈。
冰雪操,又谁及。昨来容易风云翕。
便三台两地,也只等闲如拾。
天马不鸣凡马喑,百步何如五十。
况汹汹、波涛方急。
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
浇磊磈,快鲸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