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李公弱》
《别李公弱》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残红换得绿阴成,随分闲愁取次生。

须信百年终有别,未能一日便无情。

何时岳色君同看,后夜湘晴我独行。

好在西园行乐处,为谁依旧月华清。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别李公弱》。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怀念。

首句“残红换得绿阴成”,以自然界的更迭比喻人生的变迁,红花凋零,绿叶生长,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更替。接着,“随分闲愁取次生”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转而产生的淡淡忧愁,这种愁绪是自然而然地滋生的,无法避免。

“须信百年终有别,未能一日便无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即使是最深的情感,也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诗人相信,尽管他们最终会分开,但至少在那一刻之前,他们仍能保持彼此的深情。

“何时岳色君同看,后夜湘晴我独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和对分别后的孤独的预感。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与友人一同欣赏山岳的景色,但在那之前,他将独自在晴朗的夜晚行走,暗示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好在西园行乐处,为谁依旧月华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西园共度欢乐时光的美好场景,并以此反衬出离别的哀愁。即便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他们再次相聚时,月光依然如旧,但心中的情感却已不同。这句诗既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情持久不变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三十五

达磨眼睛,天台骨髓。钩锁连环,提掇不起。

提得起,湖头春水绿成纹,竹外清风来未已。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四十三

父豩顽,子恶毒。热血相喷,嗔拳相?。

如风吹水自成纹,医得耳聋成瞎秃。

冷地思量,笑不成哭。乳峰将底报深冤,捩鼻木。

(0)

颂古五十五首·其九

碧绿青红百样花,尽从春色巧安排。

不知春色端倪处,平地危分万仞崖。

(0)

冢间

湖山倒影水吞空,鸥鹭忘机万境融。

不用深深埋暗箭,活人全在死人中。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五十

见闻觉知,行住坐卧。眨上眉毛,早已蹉过。

赤脚唱山歌,路上无人和。

(0)

化柴

祖翁元是卖柴汉,今日无柴却可怜。

去谒檀门好收拾,归来要接午炊烟。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