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二》
《挽李尚书母太淑人·其二》全文
宋 / 黄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紫橐光先烈,青衫拾世科。

家声今益振,母训昔应多。

方听焚舟誓,俄闻鼓缶歌。

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

(0)
注释
紫橐:紫色的袋子,可能象征着荣耀或家族的传家宝。
青衫:古代学子的服装,代表科举考试。
母训:母亲的教诲,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焚舟誓:比喻坚定的决心,可能指对抗敌人的誓言。
鼓缶歌:击缶作乐,可能象征和平或庆祝胜利。
孙与祖:这里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孙权和曹操,典故可能暗示战争中的和谈。
一战一言和:一次战斗就通过言语达成和解,强调和平解决冲突。
翻译
紫色的袋子闪耀着先辈的光辉,青色的官服承载着世代的功名。
家族名声如今更加显赫,母亲的教诲往昔应当丰富。
正听到焚烧敌船的誓言,忽然听见击缶作乐的歌声。
这一定不是孙权与曹操的故事,一次战斗一个承诺就能和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干为悼念李尚书的母亲太淑人而作,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家族声誉的赞美。首句"紫橐光先烈"可能指的是太淑人家族的荣耀历史,"紫橐"象征着高贵,"先烈"则暗示了家族先辈的英勇事迹。次句"青衫拾世科"描绘了太淑人丈夫李尚书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青衫"代表学子身份,"拾世科"则是积累功名的意思。

第三句"家声今益振"强调了家族名声在当今更加显赫,第四句"母训昔应多"则回忆了太淑人过去的教诲之深,对后人的影响深远。第五、六句通过"方听焚舟誓"和"俄闻鼓缶歌",可能暗指太淑人生前的坚韧与豁达,即使面临困境也能鼓舞人心,乐观面对。最后两句"定非孙与祖,一战一言和",以孙子和祖先的典故,表达出太淑人的智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她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家族的传统美德和和平解决问题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赞扬了太淑人的品德和家族荣耀,又寓含了对她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黄干

黄干
朝代:宋

(1152—1221)宋福州闽县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子。少从朱熹学,熹以女妻之。及熹病重,以所著书授干,托传其学。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后召为大理丞,不拜,归里授徒讲学以终。卒谥文肃。有《勉斋集》。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孙联

国人欲勿殇,有执干戈卫社稷之志;

朝廷宜矜恤,为联邦交习戎备而亡。

(0)

挽彭玉麟联

何以吊孤忠,有正气一歌,出师二表;

那堪竟千古,剩西湖水碧,南岳峰青。

(0)

集句联

唱妍酬亦丽;我适物自闲。

(0)

挽张之洞联

默扶鼎社,静镇河山,八表千秋传相业;

立仰春风,化钦时雨,一门三代沐师恩。

(0)

挽郭嵩焘联

千寻大树阴,叹旧部铭恩,追随节钺,重洋奉使,博望仙槎,犹期再起东山,论功定冠中书令;

三世通家谊,念先人遗稿,椽笔留题,哲嗣清芬,苔岑结契,何意遥瞻北斗,感逝翻成有道碑。

(0)

挽张百熙联

尽瘁佐维新,阙下魂归湘水阔;

受知成往事,孤忠泪洒蜀江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