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
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
泥泞非游日,阴沈好睡天。
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
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
泥泞非游日,阴沈好睡天。
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安逸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雨天的悠闲与享受。开篇两句“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写出了随着季节更迭而带来的物品变化和新鲜感。其中,“过夏衣”指的是经过夏日洗涤后变得更加洁净和舒适的衣物;“香润”则是这种清洁后的衣物散发出的清香与柔软;“迎秋簟色鲜”则描绘了即将到来的秋季,花卉竞相开放,色彩鲜明。
接下来的两句“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展现了诗人在雨天的悠闲生活。其中,“斜支”形容手臂随意放置的姿态;“花石枕”则是用自然界之物作为枕头,显得既自然又舒适;“卧咏蕊珠篇”表明诗人躺在床上吟诵着蕊珠所撰写的文章或诗歌。这里的“蕊珠”可能指的是某位文人的名字,也有可能是对精美文字的形容。
下两句“泥泞非游日,阴沈好睡天”则表达了雨天不适合外出游玩,而更适宜于沉浸在安静的睡眠之中。其中,“泥泞”指的是雨后路面湿滑;“非游日”即不适合外出的日子;“阴沈好睡天”则是形容这种气氛适合长时间地享受睡眠。
最后两句“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某位朋友共度此夜的愿望。其中,“能来同宿否”询问那位朋友是否能够来到这里共同过夜;“听雨对床眠”则是如果朋友真的来了,他们可以一起躺在床上,聆听窗外的雨声入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柔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雨天中的宁静与享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篮舆兀兀梦初回,怪底幽香触鼻来。
日暮天寒正愁绝,谁家篱落数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