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分绿上扶留,锦瑟韶华到眼休。
野水浮花劳送远,江云如絮独成愁。
高门衰谢乌衣巷,绮梦消沉燕子楼。
顾我伤春身是客,故园芳草过人头。
东风分绿上扶留,锦瑟韶华到眼休。
野水浮花劳送远,江云如絮独成愁。
高门衰谢乌衣巷,绮梦消沉燕子楼。
顾我伤春身是客,故园芳草过人头。
这首《送春》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联“东风分绿上扶留,锦瑟韶华到眼休”,以春风轻拂、绿意盎然的景象开篇,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美好时光比喻为“锦瑟韶华”,暗示着春天的美好即将消逝,如同美好的青春岁月一样短暂易逝。
颔联“野水浮花劳送远,江云如絮独成愁”,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观。野水中的花朵随波逐流,似乎在为春天的离去而哀伤;江面上的云朵如絮般飘散,也映照出诗人的孤独与忧愁。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
颈联“高门衰谢乌衣巷,绮梦消沉燕子楼”,运用典故,将历史上的繁华与衰败与眼前的春景相联系。乌衣巷和燕子楼都是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地方,如今却已衰败,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还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尾联“顾我伤春身是客,故园芳草过人头”,直接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感叹自己只是过客,无法留住春天,更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故乡的芳草已经长得超过了诗人的头顶,既是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也是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无奈。这一联直抒胸臆,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哀愁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综观全诗,《送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