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插长江,孤鶱似飞燕。
西引幕府峦,东接临沂巘。
翠径入丹崖,花木绘明绚。
春风三度经,每因驻云䍐。
设险信无过,天堑夫何患。
南朝凡几更,临流发浩叹。
峭壁插长江,孤鶱似飞燕。
西引幕府峦,东接临沂巘。
翠径入丹崖,花木绘明绚。
春风三度经,每因驻云䍐。
设险信无过,天堑夫何患。
南朝凡几更,临流发浩叹。
这首诗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沧桑。首联“峭壁插长江,孤鶱似飞燕”以峭壁插入江中,孤鸟飞翔的姿态,生动展现了燕子矶的雄奇景象。接着,“西引幕府峦,东接临沂巘”则以燕子矶为纽带,连接起周围的山峦,展现出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翠径入丹崖,花木绘明绚”两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径深入到色彩斑斓的岩石之中,周围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春风三度经,每因驻云䍐”则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巧妙融合,春风吹过三次,每一次都让诗人驻足欣赏,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设险信无过,天堑夫何患”表达了对燕子矶险峻地势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其作为天然屏障的重要性,让人不禁感叹其在历史上的战略价值。最后,“南朝凡几更,临流发浩叹”则将视角拉回历史,感慨南朝更迭,面对江水,诗人发出深沉的感叹,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燕子矶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诗人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