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怀人独倚楼,定应故国此神游。
共知道派传洙泗,犹觉文星贯斗牛。
八佾舞移谁有鲁,两楹梦断已无周。
先生不遇关何事,更作离骚一段愁。
慷慨怀人独倚楼,定应故国此神游。
共知道派传洙泗,犹觉文星贯斗牛。
八佾舞移谁有鲁,两楹梦断已无周。
先生不遇关何事,更作离骚一段愁。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文公故居有怀》。诗中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深沉的怀旧之情。
“慷慨怀人独倚楼”一句,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上独自思念古人的心境,慷慨是一种豪迈、不平凡的心境。接着,“定应故国此神游”则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精神却常游离于往昔的家园之中。
“共知道派传洙泗,犹觉文星贯斗牛”两句中,诗人表明自己对古代文化和文学传统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里的“洙泗”是指孔子时期的重要弟子颜回、闵子骞等人的居住地,这里象征儒家文化;而“文星贯斗牛”则形容诗人对于文学艺术有着超凡脱俗的追求和理解。
至于“八佾舞移谁有鲁,两楹梦断已无周”这两句,则是诗人借古代礼制中的舞蹈(八佾)与建筑结构(两楹),表达了对过去文明的怀念,以及对已经逝去时代的深切感慨。
最后,“先生不遇关何事, 更作离骚一段愁”则是诗人对于未能见到心仪之人的遗憾,以及因此而产生更深层次的忧愁和创作灵感。这里的“先生”很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文化英雄或文学巨匠。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与传统深刻的情感,以及其在精神世界中与古代智者之间的沟通与共鸣。
淮水出自桐柏山,东流入海何时还。
胡君引水种林木,筑室正在槎山间。
槎山清空白日静,胡君意与云俱閒。
汉东一夕风尘起,云亦高飞几千里。
山间有家不得归,却过扬州饮淮水。
饮之为洗冰雪肠,今我不乐思故乡。
驱车明发渡远道,广海又在天一方。
思亲恨不归来早,梦中祗说槎山好。
他年归隐奉亲欢,白头同向槎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