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涛》
《看涛》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不知来远近,但见白峨峨。

风雨驱寒玉,鱼龙迸上波。

声长势未尽,晓去夕还过。

要路横天堑,其如造化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àntāo
táng / zhūqìng

zhīláiyuǎnjìndànjiànbáiéé
fēnghánlóngbèngshàng

shēngchángshìwèijìnxiǎoháiguò
yàohéngtiānqiànzàohuà

翻译
不知道它来自多远的地方,只能看见它那洁白的身影。
风雨中,它像一块驱散寒冷的美玉,鱼和龙在它的光芒下跃动于水面。
它的声音悠长且势头未减,从早到晚,持续经过。
重要的道路横跨天堑,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又能如何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山水风光图。开篇"不知来远近,但见白峨峨",通过对远处山峦连绵不绝、色彩纯白如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宏伟景象时的心理状态,那种不可捉摸的距离感和被动静美所吸引的情怀。接着"风雨驱寒玉,鱼龙迸上波",则是通过风雨交加、山石如玉以及水中生灵激荡的情景,传达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动态之美。

诗人在接下来的"声长势未尽,晓去夕还过"中,捕捉到了水流不息、声音连绵不绝的特性,以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循环,这些都深化了对自然界持久变化与永恒运动的体验。

最后两句"要路横天堑,其如造化何",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创造力的赞叹和不解。"要路"指的是山间崎岖的小路,而"横天堑"则形容高峻险阻的天然屏障,诗人似乎在质疑这些自然之物是否能够被人类所理解或复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鲜明的意象、生动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藏龙洞

呼起洞中龙,去作天边雨。

龙去不复回,闲云自今古。

(0)

梅花落

窗下落梅花,风吹杨柳斜。

欲随千里客,羞上七香车。

小苑迎朝日,空堂照晚霞。

那堪深夜静,独坐怨琵琶。

(0)

秋杪杂兴

寂寥原上立,矫首见天青。

鸦集猛如雨,雁来疏似星。

远帆过落木,斜日下荒汀。

惆怅无人处,黄花晚自馨。

(0)

将往建平舟中写怀录赠朱子诚斋并寄澹园弟

扬帆南去浪悠悠,满眼风光只益愁。

古木经秋摇暮雨,青山凝黛枕寒流。

只缘棣萼情难恝,尚拟嘤鸣谊可求。

客路家书刚两接,昨宵飞梦到杭州。

(0)

寄畅园二首·其二

山径藤萝入,岩峦绝处通。

梅芬栖野鹤,竹韵夹长虹。

移屐衣沾翠,携尊花映红。

窥园心不滓,如在玉壶中。

(0)

青云楼次鲍若洲留别敬亭山韵

向晚一看山,人如鸟欲还。

小楼经岁别,疏雨六朝颜。

秋老叶先战,霜轻藓未斑。

并将今古意,付与乱云间。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