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一别几经秋,兄弟天涯尚黑头。
音信漫凭天外雁,行藏都付水中鸥。
梁园才子如君几,南国佳人不可求。
二十四桥明月好,不知今夜共谁游。
燕台一别几经秋,兄弟天涯尚黑头。
音信漫凭天外雁,行藏都付水中鸥。
梁园才子如君几,南国佳人不可求。
二十四桥明月好,不知今夜共谁游。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名为《梁大煦来自白下因言道逢倪武双致询出其扇头次韵诗次之》。全诗以燕台为引子,抒发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燕台一别几经秋,兄弟天涯尚黑头”,开篇即点明离别之久和兄弟间的相隔遥远,岁月已逝,兄弟两鬓斑白,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无奈。
颔联“音信漫凭天外雁,行藏都付水中鸥”,通过“天外雁”和“水中鸥”的意象,象征着远方的音讯和生活的漂泊不定,暗示了诗人与兄弟间虽有音信往来,但生活境遇却如同鸥鸟般飘忽不定。
颈联“梁园才子如君几,南国佳人不可求”,将话题转向对才华出众者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尾联“二十四桥明月好,不知今夜共谁游”,以扬州二十四桥的美丽月色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伴侣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美景,又有谁能与之共享呢?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日斜始取路,春服遂游行。
街回复巷转,西望见岒岭。
道旁车轮推,呦呦何嘤嘤。
平涛灌时蔬,健妇日把耕。
意惬勚不辞,奋步直前征。
荆榛钩我衣,烟霏拂我缨。
忽焉凌绝顶,俯视江与城。
一气漫浩浩,清飙四傍生。
藉草聊小憩,为乐不可名。
暮景渐微茫,欲下仍含情。
云路东南永,闽关紫翠重。
蓬莱宫阙近,突兀见文峰。
文峰拔地几千尺,巨灵夜卓凌空碧。
特立疑从五老分,高标正傍三山出。
三山秀色钟异人,文峰先生尤绝伦。
身同砥柱障东海,力挽华岳开西秦。
二十明经取上第,六曹郎署称无二。
作雨为霖本有期,擎天捧日真能事。
当今好手张平山,写出巉岩水墨间。
美人被服何雅素,坐看白云相往还。
先生爱山兼爱画,风物江南两奇迈。
停骖驻节费追陪,高堂素壁时张挂。
旧家门巷对山居,共道相传百代馀。
开图宛见文峰面,若论连城玉不如。
出门江南花无数,行尽淮南春欲暮。
风霜添上鬓丝繁,颇悔从前好词赋。
伊吕分明道可行,孔孟咄嗟时不遇。
故人衮衮俱公侯,频岁劝予劳尺素。
亦有封章达姓名,曾傍重瞳屡回顾。
忆昨素冠成陛辞,天子中兴初践祚。
八年林卧心常悬,一捧部符躬莫措。
玉堂天高旧梦回,青宫地切新恩误。
万分何补等涓埃,五十无闻昩时务。
凭将一出期遂初,自保孤忠总如故。
长河浊流足风波,飞鹢扬舲竞津渡。
携家十口儿女情,居安虑危在云路。
遥持一寸报主心,时放歌声和韶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