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云楼次鲍若洲留别敬亭山韵》
《青云楼次鲍若洲留别敬亭山韵》全文
清 / 秦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向晚一看山,人如鸟欲还。

小楼经岁别,疏雨六朝颜。

秋老叶先战,霜轻藓未斑。

并将今古意,付与乱云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敬亭山景色的生动画面。诗人站在傍晚的山巅,眺望远方,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向晚一看山,人如鸟欲还",傍晚时分,诗人凝视着山峦,仿佛自己也如同归巢的鸟儿,渴望回到温暖的家。这种情感的流露,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也暗含了对生活琐事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小楼经岁别,疏雨六朝颜”两句,将时间的跨度拉长,通过“小楼”与“六朝”的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小楼见证了季节更迭,而六朝的繁华与沧桑则以一种更为深远的历史感呈现出来。这里的“疏雨”,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秋老叶先战,霜轻藓未斑”则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落叶在秋风中飘摇,仿佛在为季节的更替而战,而霜虽轻,却足以让苔藓显现出斑驳的痕迹。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循环的感慨。

最后,“并将今古意,付与乱云间”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自然的壮丽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感悟。他将自己对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思考,寄托于那片随风飘荡的乱云之中,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历史、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世界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秦潮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

此行深惜别,所喜是宁亲。
祖帐千门晓,乡关锦国春。
鸟歌疑劝酒,山态似迎人。
我绝南陔望,因兄泪满巾。

(0)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0)

依韵酬府判庞醇之见寄

二十年前已定交,而今鹏鷃各逍遥。
但能贾傅亲前席,何必萧生意本朝。
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莫将富贵移平昔,彼此清心发半凋。
吴门歉岁减繁华,萧索专城未足夸。
柳色向秋迎使馆,水声终夜救田车。
丘山在负思朝寄,毫发经心愧道家。
不似桐庐人事少,子陵台畔乐无涯。

(0)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二·松

亭亭百尺栋梁身,寂寞云根与涧滨。
寒冒雪霜宁是病,静期风月不须春。
萧萧远韵和于乐,密密清阴意在人。
高节直心时勿伐,千秋为石乃知神。

(0)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二首

西湖载客恣游從,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

(0)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临高台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蛾眉罢花丛。
尘间狭路黯将暮,云间月色明如素。
鸳鸯池上两两飞,凤凰楼下双双度。
物色正如此,佳期那不顾。
银鞍绣毂盛繁华,可怜今夜宿娼家。
娼家少妇不须颦,东园桃李片时春。
君看旧日高台处,柏梁铜雀生黄尘。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