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二首·其二》
《武夷二首·其二》全文
明 / 俞安期   形式: 古风

絷缆仙船岩,三曲渐已及。

云何二仙艇,中壁悬石隙。

岁月固不知,神化亦奚测。

更无尧年潦,安得逮兹息。

岂坠绛渚间,天路将安适。

或由巨灵掌,携之化人国。

莫谓藏壑牢,夜半负有力。

愿借拯迷津,众人免沈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奇景,诗人以“絷缆仙船岩”开篇,巧妙地将仙人乘船的想象与实际的岩石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三曲渐已及”则暗示着诗人正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逐渐接近那神秘的仙境。

“云何二仙艇,中壁悬石隙。”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特景象,仿佛两位仙人在岩壁间的缝隙中驾着小艇悠然自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色彩。诗人通过“岁月固不知,神化亦奚测”,表达了对自然造物之神奇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世事难测的感慨。

“更无尧年潦,安得逮兹息。”这里运用典故,以古代大禹治水的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万物生长的向往。然而,“岂坠绛渚间,天路将安适。”又在赞美之余,透露出一丝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或由巨灵掌,携之化人国。”诗人想象着可能是巨灵神的力量,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的化人国度,这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想象力。

“莫谓藏壑牢,夜半负有力。”这两句则以藏匿于深谷中的力量为喻,暗示着即使在最隐秘的地方,也有可能蕴藏着改变命运的力量,强调了希望与可能性的存在。

最后,“愿借拯迷津,众人免沈溺。”诗人表达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世人找到正确的道路,避免陷入迷茫和困境的愿望,体现了高尚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首诗以武夷山的自然景观为载体,融入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宇宙奥秘的好奇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深意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俞安期
朝代:明

苏州府吴江人,迁宜兴,老于南京,初名策,字公临,更名后,改字羡长。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世贞,世贞为之延誉,由是得名。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翏翏集》。
猜你喜欢

蓦山溪·其二鉴湖

鉴湖千顷,四序风光好。

拨棹皱涟漪,极目处、青山缭绕。

微茫烟霭,鸥鹭点菰蒲,云帆过,钓舟横,俱被劳生扰。

知章请赐,独占心何小。

风月本无私,同众乐、宁论多少。

浮家泛宅,它日效陶朱,烹鲈鳜,酌松醪,吟笔千篇扫。

(0)

阮郎归

檐头风佩响丁东。帘疏烛影红。秋千人散月溶溶。

楼台花气中。春酒醒,夜寒浓。绣衾谁与同。

只愁梦短不相逢。觉来罗帐空。

(0)

琵琶

夜深琵琶声似裂,一曲霓裳一庭月。

曲终人影在西阶,困倚东风步摇折。

(0)

劝忠楼

闻说骊龙睡九渊,觉来头角去升天。

官封越国三千户,血食新安五百年。

锦轴尚标唐岁月,彩楼重见宋山川。

收藏石匣非无意,留与江南野史传。

(0)

喜晴

我贫可厌回肠煎,负郭近有桑麻田。

入春十日九霪雨,夜听泷泷愁不眠。

雨师欺压春无力,勾引顽阴朝复夕。

丹杏夭桃冻不开,来牛去马昏无色。

晓来鼓舞耕桑民,长天洗净清无云。

羲和鞭日从海底,照出浩荡郊原春。

呼儿买酒聚笑语,门前且无吏呼怒。

今年麦饭滑流匙,更趁新蚕理襦裤。

江头烟树晚戎戎,江南婴笋春事丰。

我亦行抛簪绶去,饱帆西上趁东风。

(0)

狼山

裹了青衫簪了缨,此身便是一浮萍。

五年客路春风熟,千里乡关夜月明。

华鹤归来惊物变,白狼依旧逼人清。

山中老宿争迎我,辑杖相呼问甲庚。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