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馆子之晦,风林客正疲。
窥烦君子处,憎忝主人时。
谩藏嗟何及,均分浼己卑。
丁宁群鼠辈,莫使彦方知。
月馆子之晦,风林客正疲。
窥烦君子处,憎忝主人时。
谩藏嗟何及,均分浼己卑。
丁宁群鼠辈,莫使彦方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大林铺泊舟时的复杂心情和对不速之客的微妙感受。首句“月馆子之晦”以月夜的宁静与孤寂开始,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时间的深沉。接着,“风林客正疲”则点明了诗人此时的状态——疲惫不堪,与外界的自然景象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
“窥烦君子处,憎忝主人时”两句,诗人似乎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可能是在责备自己对他人行为的过分关注或是自责于未能尽好待客之道。这里的“君子”和“主人”可能象征着理想中的道德标准或待人接物的方式,而“窥烦”和“憎忝”则表达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谩藏嗟何及,均分浼己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在反思自己对财物的处理方式,无论是“谩藏”(随意收藏)还是“均分”(公平分配),都让他感到不安和自责。“嗟何及”表达了对过去行为的后悔,“浼己卑”则是对自己行为低下的自我谴责。
最后,“丁宁群鼠辈,莫使彦方知”一句,诗人似乎在警告或请求那些可能偷走他财物的人,不要让某位特定的人物(“彦方”)知道此事,可能是担心被责备或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谨慎和警惕,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和道德抉择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社会伦理的敏感和尊重。
蠲缓有常例,盖视灾重轻。
重蠲不复输,轻缓应带徵。
连岁潦已甚,沟壑忧未宁。
即灾稍轻区,毗连同苦情。
麦收虽颇丰,谷价犹未平。
禾稼兆复佳,转眼逮西成。
诚恐催科吏,正缓将并征。
嗟哉疮痏馀,吾民岂堪承。
正则不可缺,旧缓可再听。
槩俟以来年,麦收其量行。
稠叠非市恩,民艰心实萦。
丹府谁窥,冰洁珠纤,含来恰宜。
甚略通帘额,缄还到蕙,才舒扇底,卷又成葹。
春梦甜输,秋魂苦束,唱到姑溪宛转词。
相关否,敢深深印得,比月愁亏。
漫须颦效东施,问几负、蘼芜远道思。
更百回难测,兔丝萦恁,双欢暗许,鸳谜猜伊。
浅素微红,迷朱乱碧,三五年华二八时。
徐娘慧,记锦般消息,赠到鲜支。
高楼面海不半里,楼背群山抱迤逦。
山青海翠归一楼,朝可看云暮看水。
水岚山气争晴雨,朝有啼鹃暮鸠语。
鸠催山雨云入楼,云末残阳水阴吐。
雨声欲断闻水声,残阳转在山半明。
回光到海水微紫,海末孤峦晚自青。
海峦平与山楼照,楼背群山让其峭。
山叶随风入海飞,山萝羃槛秋灯窱。
灯风袅袅山烟冷,风定烟开摇月影。
月冲海气射楼东,人坐楼西与山静。
倚楼酌月月满樽,樽中山影青浑浑。
平吞海气挹山秀,腕底乍有鱼龙奔。
高歌不知天地小,和以山猿间海鸟。
海鸟可狎猿可邻,吾欲吾生此乡老。
海云倏敛山月沈,愁来不寐还拥衾。
孤楼独客当兹夕,山海茫茫万古心。
《大若胡氏山楼》【清·姚燮】高楼面海不半里,楼背群山抱迤逦。山青海翠归一楼,朝可看云暮看水。水岚山气争晴雨,朝有啼鹃暮鸠语。鸠催山雨云入楼,云末残阳水阴吐。雨声欲断闻水声,残阳转在山半明。回光到海水微紫,海末孤峦晚自青。海峦平与山楼照,楼背群山让其峭。山叶随风入海飞,山萝羃槛秋灯窱。灯风袅袅山烟冷,风定烟开摇月影。月冲海气射楼东,人坐楼西与山静。倚楼酌月月满樽,樽中山影青浑浑。平吞海气挹山秀,腕底乍有鱼龙奔。高歌不知天地小,和以山猿间海鸟。海鸟可狎猿可邻,吾欲吾生此乡老。海云倏敛山月沈,愁来不寐还拥衾。孤楼独客当兹夕,山海茫茫万古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KknAf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