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都御史邵玘》
《挽都御史邵玘》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绣衣屡拜渥恩浓,宪府重临位秩崇。

此日威名驰列郡,昔时风采著朝中。

清秋鹤化钟山月,落日猿啼浙水风。

北望凤台吟楚些,可胜抆泪听哀鸿。

(0)
鉴赏

这首挽诗《挽都御史邵玘》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通过对逝者邵玘生前功绩与品德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敬仰之情。

首联“绣衣屡拜渥恩浓,宪府重临位秩崇”,以“绣衣”象征邵玘的官职尊贵,多次受到皇帝的恩宠,担任宪府要职,地位崇高,体现了其政治生涯的辉煌。

颔联“此日威名驰列郡,昔时风采著朝中”,描述了邵玘在任期间,威名远播各地,深受百姓爱戴;昔日风采卓然,在朝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彰显了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颈联“清秋鹤化钟山月,落日猿啼浙水风”,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邵玘离世的哀痛之情。清秋时节,仙鹤化为月色,落日余晖中,猿猴悲鸣于江风之中,这些凄美的画面,既是对邵玘逝世的惋惜,也是对其高尚品格的永恒纪念。

尾联“北望凤台吟楚些,可胜抆泪听哀鸿”,表达了诗人对邵玘的怀念之情。北望凤台,吟唱楚辞中的哀歌,泪水难以抑制,听着哀鸿的叫声,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这一联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情感表达,进一步深化了对邵玘的悼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邵玘生前事迹的回顾和逝世后哀思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哀挽之作。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雨余早起五首

枝枝红{上艹下乐}蕊头偏,应是难禁宿雨湔。
好物不扶扶恶物,已耘死草更昂然。

(0)

雨夜怀仁近二首

料我今谁识,交君日渐深。
相看如骨肉,有志各山林。
佐酒无珍具,成诗每痛箴。
昼逢常夜别,雨阻定晴寻。

(0)

雨中饮宾旸次前韵二首

胸中了了讵同科,混合光尘济贯河。
割据市楼才斗大,悬知官酒太灰多。
足相娱乐唯君耳,不少盘旋谓我何。
勿笑诗成欠流丽,予官彩取可弦歌。

(0)

早超煮药

五更钟已动,起步望中庭。
东壁忽闻雨,西窗犹见星。
□□燃小灶,汲水净空瓶。
儿子归来好,年来乏使令。

(0)

赠范君用笔工五首

汉庭上方斩马剑,子制毛锥端似之。
未办朱云请此物,笔诛市挞佞臣谁。

(0)

赠相干蔡槐

肠腹自蝉龟,从渠作庙牺。
讵应身食肉,乃使世攒眉。
子勿工皮相,吾终欠口医。
华亭唳秋鹤,今复几人思。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