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山可奈白云何,露出峰尖能几多。
宛似群仙粉墙外,髻环历历见青螺。
障山可奈白云何,露出峰尖能几多。
宛似群仙粉墙外,髻环历历见青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开篇"障山可奈白云何",通过设问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仿佛在询问那遮挡视线的山峰究竟是由多少白云构成。紧接着"露出峰尖能几多",则让人思考,在那些被白云掩盖的山峰中,有哪些尖峰露出真容,似乎在挑战读者去探索那未知的美。
下一句"宛似群仙粉墙外",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峰比作仙境中的粉色长城,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梦幻色彩,也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接着"髻环历历见青螺",则描绘出一幅精细的景象:在那宛如仙境的山峰间,仿佛看到了一串串如同发髻般的云朵,或是说像极小的螺壳一般清晰可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美丽的世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透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在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山峰、云朵以及仙境之间微妙关联的故事。
鸟啼客梦醒,侵晨不安席。
手持金错刀,起为瓶花摘。
忽闻乡语声,知有故乡客。
出门获晤言,入室亲颜色。
道自维扬来,阿兄数晨夕。
远归才半涂,同梦嗟永隔。
无计尽君欢,登塔想奇特。
君亦欣然从,惜此足无力。
拾级未及巅,雨云头上黑。
天地自有常,人命最险毳。
年若惊弦发,时犹轻矢逝。
虽有灼灼姿,玉为尘生秽。
秋草无秋耀,绿叶岂终岁。
惜彼繁茂摧,哀彼寒霜厉。
有存理必亡,有兴故有废。
真官戏玄津,与物无凝滞。
神冲紫霄内,形栖山水际。
对虚忘有怀,游目托容裔。
风尘将何来,真道故可大。
周王兴路寝,汉后成甘泉。
共知崇壮丽,迢遰与云连。
抗殿疏龙首,峻陛激天泉。东西跨函谷,左右瞩伊?。
百常飞观竦,三休复道悬。
拱乌遥造日,攑虬远架烟。
云栋疑飞雨,风窗似望仙。
玉女临芳镜,金珰映彩椽。
梅梁横发蕊,藻井倒披莲。
云光开御宿,佳气属祈年。
霜雁排空断,寒花映日鲜。
负扆凭霄极,台司列象躔。
登台喧大厦,御气响钧天。
北斗承三献,南风入五弦。
鸾歌鳷鹊右,兽舞射熊前。
翔鶤仰不逮,燕雀徒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