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为真赏,芳园白玉英。
春前挺仙质,物外得花名。
雪月资閒淡,风霜与洁清。
偏宜文字敛,嘉客尽诗成。
何处为真赏,芳园白玉英。
春前挺仙质,物外得花名。
雪月资閒淡,风霜与洁清。
偏宜文字敛,嘉客尽诗成。
这首诗描绘了对梅花的欣赏之情,诗人将梅花置于一个高雅、脱俗的境界之中。"何处为真赏,芳园白玉英",开篇便以“真赏”二字点明主题,赞美梅花如同白玉般纯洁、芳香,暗示其超凡脱俗之美。接着,“春前挺仙质,物外得花名”,进一步强调梅花在春前绽放的独特气质,以及它在自然之外获得的尊贵之名,赋予了梅花一种超然物外的神秘感。
"雪月资閒淡,风霜与洁清",通过雪月、风霜等自然元素的衬托,表现了梅花在不同环境下的淡泊与高洁,无论是雪中静谧还是风霜考验,梅花都能保持其清雅之姿,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最后,“偏宜文字敛,嘉客尽诗成”,则表达了梅花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情缘,梅花的美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使得佳作频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
兴州乳臭腥红袍,万马夹拥横磨刀。
奴颜婢舌竞劝进,罗拜狗彘护优猱。
汉家衣冠馀两豪,却立渠肯污腥臊。
传呼趣拜声色厉,一已俛首昂其尻。
独君此膝竟不屈,男儿等死轻鸿毛。
群憸相顾重太息,我辈天地焉能逃。
安西楼碑字如斗,勋名烂熳官称高。
若为龙州易万州,双鬓如雪风骚骚。
君不见义不帝秦鲁仲连,何曾黄金横带后部鼓吹前骍旄。
西北有高楼,长眺起我思。
我思非今人,古人莫见之。
孟轲尊仁义,妾妇秦与仪。
孔明抱礼乐,鬼蜮操及丕。
己物孰重轻,徇道不徇时。
富贵一饷乐,名节百世师。
居今而行古,岂无若人斯。
溯洄从之游,洧盘濯双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