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竹编茅杂乱蓬,四篱俱是野花丛。
莫道江湖山色好,篱落不禁秋后风。
秋后风从西北起,身上蓑衣冷如水。
夫妻却在钓船中,儿孙走入芦花里。
夫妻不会作活计,辛苦卖鱼沽酒费。
儿孙身上更贫穷,白日无衣夜无被。
昨日前村酤酒处,今朝忽见无人住。
闻道江南地更暖,移舟急望江南去。
缚竹编茅杂乱蓬,四篱俱是野花丛。
莫道江湖山色好,篱落不禁秋后风。
秋后风从西北起,身上蓑衣冷如水。
夫妻却在钓船中,儿孙走入芦花里。
夫妻不会作活计,辛苦卖鱼沽酒费。
儿孙身上更贫穷,白日无衣夜无被。
昨日前村酤酒处,今朝忽见无人住。
闻道江南地更暖,移舟急望江南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渔人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渔夫们简陋的居所,四周围绕着野花丛生的篱笆,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秋后的西北风不仅带来了凉意,也揭示了渔夫们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
“莫道江湖山色好,篱落不禁秋后风。”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渔夫们的实际生活状态形成对比,暗示了尽管外界环境美丽,但渔夫们的生活并不因此而轻松。秋风的侵袭,不仅让身上的蓑衣变得冰冷,也象征着生活的寒意和挑战。
接着,诗人通过“夫妻却在钓船中,儿孙走入芦花里”描绘了一幅家庭共同劳作的画面,展现了渔夫们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的精神。然而,“夫妻不会作活计,辛苦卖鱼沽酒费”则揭示了他们技艺的局限性和生活的艰辛,不得不通过卖鱼换酒来维持生计,这背后蕴含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辛酸。
“儿孙身上更贫穷,白日无衣夜无被。”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贫困的主题,强调了渔家后代面临的困境,他们在白天没有足够的衣物遮体,在夜晚更是无被可盖,生活条件之艰苦可见一斑。
最后,“昨日前村酤酒处,今朝忽见无人住。闻道江南地更暖,移舟急望江南去。”这两句表达了渔夫们对改变现状的渴望和行动。面对生活的艰难,他们选择离开熟悉的环境,前往传说中更加温暖的江南地区寻求新的机会和希望。这种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改变命运的决心,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积极向上的色彩。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渔人生活的细腻描绘,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苦的交织,又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生活哲理的作品。
夜光昭清泠,璇源载圆折。
朝阳未羽仪,五色先丹穴。
松柏出涧壑,众木皆秃屑。
方其一寸青,意已傲冰雪。
东家嬉戏时,俎豆辄罗列。
未应须儿啼,英标固惊绝。
公为三朝老,气压万人杰。
经纶本帝赉,遇合非力结。
舟成无长川,云族有旱霓。
东风吹扶桑,晓色开寥泬。
平生回天手,独伫昆吾辙。
停鞭急节缓,挥臂层阴决。
图回掌中春,摩拂厚土热。
一身等大地,万物小蜻蛚。
华岳载不重,河海振不泄。
黔黎托回命,草木恃以茁。
造物相始终,流年难老耋。
侧闻宋鼎就,未可羽力挈。
是乃为公象,何但纪相烈。
坐观满不溢,玉铉无变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