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閒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空山岑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对幽。
伴我悠悠过閒日,怜渠灼灼媚穷秋。
清香但欲持供佛,醉舞何妨插满头。
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中的静谧景象。"空山岑寂何所有",诗人以问句开始,营造出一片荒凉而又神秘的氛围。紧接着,"晚菊芙蓉相对幽"展现了菊花与木芙蓉在深秋时节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象,这些植物似乎成为了诗人在寂静山谷中的唯一伴侣。
"伴我悠悠过閒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而"怜渠灼灼媚穷秋"则描绘出菊花在深秋时节仍旧保持着生机与活力,"怜渠"一词增添了一份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清香但欲持供佛",诗人表达了将这些花朵作为清净供养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宗教情怀。"醉舞何妨插满头"则展现了诗人在这宁静之境中得以释放自我,忘却世俗烦恼,与大自然合为一体。
最后两句"此生萍梗难前料,知复明年相见不"表达了一种对未来不可预测的淡然,以及对再次与这些花朵相遇之可能性的无奈感受。这也许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深山中菊花与木芙蓉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宁静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未来不可预测的一种哲思。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颖,愈奇愈巧愈精密。
脩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仇池非仙境,商岭在人世。
讵必深且僻,而后兵可避。
大物有转移,戈甲满天地。
城郭非云远,马迹竟不至。
蓊蔚树木密,复重涧谷閟。
中有长者家,累叶重名谊。
积德服里社,故非一朝致。
园池既显敞,栋宇亦弘邃。
文甃洛花红,雕笼陇禽翠。
恍然壶中天,迥与尘界异。
崇觞延老夫,子侄尽擎跽。
岂惟授之粲,抑且侑以币。
客来无不速,各各满其意。
居多章甫冠,宪宪洁衿佩。
如闻筑精舍,徽国严祀事。
纪载傥予属,庶用报嘉惠。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蒸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何似庐山东林三大老,生偶同时不同道。
道若不同同中心,香炉峰下足幽讨。
雁门法师禅非禅,虎溪道士仙非仙。
栗里先生醉非醉,三方寸地通一天。
妥灵犹想当时笑,鼎立宇宙胆相照。
借问此笑笑者何,别有丹青不传妙。
述明弃官归东林,玉帝降敕荣冠簪。
羽衣似与儒释异,所不异者胸中心。
我谓不须较同异,亦勿强求笑中意。
天下至今知几晋法当忘言,祖述渊明醉还醉。
《送述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宋·方回】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蒸尝。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何似庐山东林三大老,生偶同时不同道。道若不同同中心,香炉峰下足幽讨。雁门法师禅非禅,虎溪道士仙非仙。栗里先生醉非醉,三方寸地通一天。妥灵犹想当时笑,鼎立宇宙胆相照。借问此笑笑者何,别有丹青不传妙。述明弃官归东林,玉帝降敕荣冠簪。羽衣似与儒释异,所不异者胸中心。我谓不须较同异,亦勿强求笑中意。天下至今知几晋法当忘言,祖述渊明醉还醉。
https://shici.929r.com/shici/U98HPbbF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