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要题赋,王筠会赏心。
徒然闻胜槩,何自奉追寻。
振策东皋远,开尊北海深。
祇应孙阮辈,林木响清音。
沈约要题赋,王筠会赏心。
徒然闻胜槩,何自奉追寻。
振策东皋远,开尊北海深。
祇应孙阮辈,林木响清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范参岳啸园中的宴集情景,通过沈约和王筠的故事引出宴会的背景,营造了一种文人雅集的氛围。首句“沈约要题赋,王筠会赏心”借用历史典故,暗示了文人墨客相聚时的创作热情与审美共鸣。接下来,“徒然闻胜槩,何自奉追寻”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向往与追寻,但似乎又难以亲临其境的感受。
“振策东皋远,开尊北海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宴集的地点与氛围,策马远行至东边的田野,开怀畅饮于北海之滨,展现了豪迈与自由的风范。最后,“祇应孙阮辈,林木响清音”则以孙楚、阮籍等古代文人的形象,象征着宴会上文人们高雅的谈吐与清越的音乐,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风骨的追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引用,不仅展现了宴集的盛况,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文人雅集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脉的继承与发扬。
风人咏芍药,而未逮牡丹。
甚盛始李唐,名噪河洛间。
拈毫品花者,着眼徒拘牵。
强与分君臣,耳食踵讹传。
其实本一种,亦无相后先。
试看四生类,皆自盘古权。
岂其于芍药,而乃特异焉。
其本殊草木,始盖受于天。
木者早发华,锦苞诚丽妍。
香气或稍逊,凋零迅可怜。
草者每后时,朵让鼠姑鲜。
艳香乃过之,荣常两月连。
丰此啬于彼,万物理固然。
格物有会心,因以成诗篇。